永远的记忆-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永远的记忆


作者:邓一鸣 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9日

  
  小时候的冬天格外冷,夜阑人静,妈妈准备好两盆热水,调好水温,催着我们兄妹五人泡泡脚身体好。一盆是我和姐姐女生的,另一盆是哥哥弟弟男生的,不大功夫,双脚泡的红红的、暧暧的,我们火速钻进各自的被窝,卷成一团不敢动弹,冷呀!妈妈笑着说,为什么不试试伸直腿?我和姐姐争吵起来,我说谁大谁先试,姐姐说谁小谁先试,这时,男生们也热闹起来了,妈妈发话了,哥哥是老大,做个榜样!哥哥只好乖乖的把腿伸直了,大家正等着笑话他呢,可他先乐了,原来每张床上,都有一只装着开水的葡萄糖瓶(打完点滴的空瓶子),那是妈妈提前为我们暧被子而用的。这个冬天不怕冷!
  脱下来的鞋、袜一大堆,临睡前,妈妈用火钳把火盆里的炭火压一压,在用周边的炭灰向火中央拢一拢,火盆里温度会降低许多,再把鞋、袜沿着火盆边围成一圈又一圈烘烤着。远远看去,像喜舞者围坐在正欲点燃的篝火旁,静静地、悄无声息。
  天不亮,第一个起床的是妈妈,将我们的棉袄、棉裤放到火盆上方竹编上加温,该起床上学了,我们没有一丁点儿离开热被窝的恐惧,争先恐后穿衣服,谁先穿好下床,谁就可以不叠被子,这是我说的。谁耍赖,所有叠被子的任务都留给妈妈。那一年,我刚到上小学的年龄。
  冬天里,生活用水都是要从家属院的深井中打上来,冒着小烟,待提回家就变的寒冷刺骨了。妈妈忙完工作忙家务,别说烧上热水犒老犒劳自已,时常连喝口水的功夫都腾不出来,长此以往,手指头上冻裂口层出不穷,钻心的疼年年反复,十个手指头总交替地被白色胶布包扎着。记忆中,妈妈的手只有到了夏天才会光滑柔软、白里透红。
  妈妈从十六岁参加工作,直至退休就一个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房县支行。金融战线上的一位老兵,获得过省市县各级三八红旗手、业务标兵、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家里的各种奖章、奖状、荣誉证书,满满装了一抽屉;开水瓶、脸盆等奖品码了一大箱。兄妹几个上大学、参加工作时,妈妈都会打开大箱子,让我们自已挑上几样喜欢的带上,至今我的小家里还保留着妈妈的奖品:斜纹兰底的,上面印有白鹭的床单,先生常说,就这床单用起来舒服。
  在妈妈诸多的奖项中,唯有“教子有方奖”是她一生中最贵重、最值得骄傲的。在妈妈的眼里,女儿漂亮、儿子帅气,学习成绩个个出彩,可谓五子登科;尤其是,当二个老小分别在82、86年,以湖北省郧阳地区文科第一的好成绩金榜题名时,好像整个山城都沸腾了,前来家里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每当这时,状元妈妈总是笑着说,是孩子们自已努力的结果,我充其量就是个后勤部长。
  1990年妈妈退休,再被原单位返聘工作了五年多,正好等到爸爸离休,从那时起,俩老才正式开始安享晚年生活。
  现今,我们兄妹五人除哥哥一家仍在老家工作生活外,其他都先后来到南方安营扎寨。
  爸妈每年也会来南方小住,每到这时我是最开心的。姐弟们家有小孩、保姆,人多就会有诸多的不便,我的女儿出生晚几年,加之先生总出差在外,二老住我家就顺理成章了。也可能是我从小体弱多难,倍受父母、家人的疼爱,兄妹中我算是来南方最晚的,自然各方面条件不及大家,2001年时房子还是租借来的,但我能感觉出爸妈是开心、快乐的。妈妈习惯早早起床,轻轻推开我的房门,用极低的声音提醒我,到点该起床了;随后便忙乎起来了,先烧好开水并倒一杯放在客厅窗台上凉着,然后坐下来不停的刷皮鞋,一眼望去,十多双锃亮的鞋摆放的整整齐齐。临出门前,妈妈会递上凉好的开水,监督我喝完,我边喝边不解的问,为什么每天早上都要刷一遍鞋?妈妈说:我不知道你今天要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鞋。
  每天下班回家,当踏进小区大门,一眼就能看见爸爸站在阳台上,像值勤的哨兵一样,目不转睛看着小区门口,当确定是我进门了,立即会向妈妈报告,意在提醒妈妈可以点火炒菜了,等我走上三楼推开家门,香喷喷的第一道菜就上桌了,洗手吃饭,俩老忙前忙后,把合口味的菜总放到离我最近的位置上,还不停的给我夹菜、盛汤,怕我少吃少喝,饭后洗碗刷筷的任务自然留给爸爸了。
  静下来的时候,妈妈喜欢摸摸我的手、拍拍我的腿,还像欣赏作品一样,从头到脚看一遍,然后心满意足地把目光转向窗外说:“这一辈子最大的满足,就是生了你们兄妹五人”。
  常听人说,刚退休后的日子不好打发,可妈妈没有这种感觉,她的子女多,一年中不是北上北京看儿孙,就是南下深圳看女儿女婿、外甥,大都会小住几个月,算算俩老真正在老家呆的日子也屈指可数。妈妈说,她退休后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家喝喝茶,哼哼歌,想想五兄妹、五个幸福的小家庭,心里就踏实、知足了。
  小时候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比比皆是。每到春节,我们家是最忙的,妈妈忙着去裁缝店为我们做新衣服,还说,新年就要有新风貌;爸爸虽是一个文化人,平日工作忙,但煎、蒸、炒样样在行,炒花生、炸肉丸、蒸包子,重要节日都是爸爸挽袖上阵,是我们家名副其实的生活委员兼厨师。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难为爸妈用他们微薄工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
  大概是上小学二年级,大年三十那天,妈妈从裁缝店取回一大包新衣裳,我的是红底带花的灯芯绒上衣,天蓝色的裤子,还有一双碎花白皮底布鞋,我高兴极了,立马试穿一下是否合适,连吃晚饭都不舍得脱下,妈妈说,女孩子爱美是天性!我心想,干脆晚上就穿着睡觉,放下碗筷悄然无声地钻进了被窝,闭着眼晴佯装睡着了,当被姐姐发现后问我:“你知道什么人是穿着新衣服睡觉吗?我惊慌失措地摇摇头说,不知道。姐姐说:只有死人才穿着新衣服睡觉呢”,吓的我嚎啕大哭起来。
  现在讲这故事给先生听,他也很羡慕。据他说,在他的记忆中,过年是没新衣服穿,平日里,哥哥们穿不下的衣服,妈妈自然会按需分配给大家,谁能穿谁穿。
  多少年过去了,爸爸妈妈依然无微不至关怀着我们,大到人生规划、身体安康;小到冬天烧开水专为我们每人的刷牙杯中调温水、挤好牙膏等等。
  童年的记忆久远,且刻骨铭心;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上大学后,假期时常去妈妈的单位转转,不管妈妈有多忙,总乐意象小时候一样拉着我的手,一个一个办公室去“推介”自已的女儿,其实从出生到长大,就没有离开过农行大院,谁不认识我呀!我从妈妈的眼里总能读懂,儿女是她永远也疼爱不够的,无论是年长年幼。妈妈喜欢给同事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小小的瘦脸,扎两个羊角小辫,快乐的像小鸟一样”。
  记得刚结婚那年,单位没有分房子,只好与先生的父母一起住。公公婆婆虽也有自已的工作,但像买菜做饭之类的家务事都不要我帮忙,也谓是幸福的了。可一点儿也找不到“家”的感觉,单从先生身上也品不出来被父母疼着、爱着的滋味。下班回家跟上班没有什么区别,父子母子间也没有什么交流,就是吃饭、看电视、睡觉。第二天,到了单位我把我的亲身经历,悄悄地告诉我的密友,她慢条斯理地说:“过日子不就这样,难不成还说上一大堆感谢的话,再帮妈妈捶捶肩、帮爸爸揉揉褪”?
  凭心而论,我不是一个虚伪的人,深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可陪陪他们说说话,关心关心他们的身体、工作情况,总是我们做儿女力所能及的吧。时间长了才明白,原来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亲情间的关爱方式是不一样的。
  一首《常回家看看》歌曲家喻户晓,她呼唤天下儿女,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常回家问寒问暧。孩子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父母就是连接那风筝的线,无论孩子们走多远、飞多高,线始终在父母的手中。
  2002年的春末,上天一点不吝啬的赐给我一个大大的礼物——女儿出生了。妈妈从手术室门缝中第一时间窥视到孩子,忙告诉我说孩子很健康,长大后一定是个高个子;当我问及孩子眼睛是双眼皮吗?妈妈避重就轻的回答:放心吧,她的眼线格外长,跟你一样是个美女。小时候,我可是有名的单眼皮,每天放学回家,用妈妈缝衣服的线浸水后,沿着上眼皮贴着,听老人说长此一往,迟早会变成双眼皮的。到初中时果然应验了,呵呵,女大十八变,我知道,真正的功力还是遗传基因的作用。
  为给女儿取名,我们动了不少脑筋,打算起个四个字的学名,别出心裁一点儿。其初想到的都是:晓、辉、松……等等,希望女儿健康、阳光、自信。“可儿”为乳名,刚把这一想法告诉妈妈时,妈妈高兴得连连夸奖,这个名字取得好!还说:“现在国家只允许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可儿,即是女儿又是儿子,儿女双全了”。
  妈妈太有才了,至少她老人家对这个名字的理解比我们深刻,定位也比我们准确。
  正是这年的9月5日,清早,没等我走进办公室,就接到妈妈单位的行长电话,听语气有点难以启齿,一种不详的预兆油然而生,只听他说,妈妈因晨练时摔倒,心脏病突发而永远地的“走”了。真是晴天霹雳,此刻,空气仿佛静止了,大脑一片空白,妈妈辛劳大半辈子,苦活累活抢着干,落下一身的病痛不足为奇,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不足以支撑她到百岁?视儿女们为掌上明珠她,真放得下心一走了之?这不是真的!我坚信妈妈不会离开我们,坚信这个讨厌的电话一定是打错了。明明前一天早上我还与妈妈有通电话,怎么说走就走了?可这不争气的眼泪已如雨下,顾不上向同事移交工作,泪眼模糊的我已走出办公室,心里只有一个念想,尽快回到妈妈身边陪陪她。一路上,打电话、接电话,安排保姆好好照顾孩子,几乎与先生一同到家,随便抓了几件衣服,便直奔机场方向。不大功夫,姐姐姐夫、弟弟弟媳齐聚机场侯机楼,买了最早飞往武汉的航班,经过1个多小时的飞行,转火车、再乘汽车,一路颠簸到夜里11点多,终于回到了妈妈身边,可已物是人非。
  小区依旧,家还是那样的熟悉、亲切。临进家门习惯性地的喊一声妈妈,可眼前的情景让我张在半空中嘴巴发不出一点声息,任凭泪水哗哗流淌,阵阵心痛死死压着我的双脚无法动弹,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万念俱灰,妈妈是再也听不到女儿的呼唤声了。为什么不早点接父母到南方与我们一起生活,为什么不在假期带上孩子陪父母出门远行,为什么。。。,纵有千万个悔呀,也比不上对那夺命三分钟的恨!
  父母含辛茹苦一生,哺育我们兄妹五个成人。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妈妈心胸坦荡,乐于助人,热爱生活,她将博大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她的时代,奉献给了她的儿女、子孙。“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作家冰心笔下,母爱是这般芳香馥郁。如今,正是子女该反哺回报的时候,妈妈却匆匆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留下无尽的遗憾!
  听爸爸说,妈妈走的很平静,似乎想转达给我们一个迅息,那就是她把该操的心全操到了,该放心她的儿女们了;妈妈走的有尊严,生、离都不愿给儿女们添一丝的麻烦。
  每年的清明、农历七月半,哥嫂都会驱车来到妈妈墓前,燃放鞭炮,献上鲜花,水果,敬上香,点上纸钱,在弥散的硝烟中,捎去全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如今,妈妈已离开我们十年了。我无时不在追寻着妈妈的足迹,暇想着若妈妈还健在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无论是上下班途中、逛商场还是亲朋好友聚会,只要见到与妈妈年龄相近的老人,我的眼前都会瞬间浮现出妈妈的模样、神态;商场厨窗里的鞋帽、衣服无数次在我心里默默为妈妈穿戴上,只因为,美永远属于亲爱的妈妈!
  我介意从我身边走过的每一位陌生老人,有时会莫明其妙将一种羡慕转换为善意的嫉妒,我祝福天下所有父母平安长寿。
  慎终追远,抚今思昔,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把对您的爱,将陪伴爸爸一路前行。
  告慰妈妈,我们兄弟姊妹相互照顾,共同成长,都已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并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续写一个个大写的人的生命篇章;您的孙子、孙女都在茁壮成长,续写生命的辉煌……
  我常常想,任凭时光流淌,我心中将永远留有孩子的天真和欢乐,或许只因为思念一片天、一方土、一个人……。
                                                   
  
  

上一篇:房陵大地

下一篇:华中五台山歌曲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