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红塔镇朱湾村在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网格+警格”的治理模式,有效破解外来人员管理服务难题。
彭勇是来自湖南湘西的一名外来务工人员,一直在房县北城工业园从事电子拆解工作。11月7日,他所租住的民房临时停电,他在及时把信息发到网格群里,没想到得到了及时解决。“我在网格群里发了一下,不到半个小时,我们村里都帮我们解决了,我感到很高兴。”
朱湾村紧邻北城工业园,由于企业不断增加,园区不断壮大;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猛增,目前租住在朱湾村的外来务工人员达737人,来自湖南、贵州、四川等多个省份。以前,务工人员遇到矛盾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警察解决。
朱湾村党支部书记朱胜利告诉记者:“2024年全年,朱湾村辖区治安案件达87件,由于外来人员治理难题凸显,因此我村被纳入2025年度软弱涣散党组织。”
现实让朱湾村“村两委”意识到:必须以党建为纽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进一步优化治理体系,把散落的治理力量拧成“一股绳”,有效破解外来人员管理、服务等难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他们优化治理体系:村党支部牵头划分3个网格、选出30个中心户长、推选20个“外来务工人员代表”。由村“两委”成员任网格长,党员或群众代表任中心户长,按照籍贯划分,推选出同省份务工人员中威望高的骨干担任“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实现“村-片-户”治理无盲区。他们破解信息壁垒:对外来务工人员全面开展排查、登记,建立《外来务工人员信息登记台账》和全面收集外来务工人员诉求,将737个外来务工人员信息按照省份进行了全面梳理、分类,有效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矛盾纠纷、请求诉求等63件次。他们激活自治活力:定期在网格内召开“外来务工人员议事会”,由网格长负责组织,中心户长负责主持,务工人员代表参加,围绕安全生产、法律知识等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听取外来务工人员意见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更好的融入当地。
彭勇高兴地说:“通过网格化管理后,我们现在遇到事情,不是先打电话报警。而是通过网格员,由中心户长、群众代表帮忙协调解决,很多事情很快都能解决。”
红塔派出所民警汪帆告诉记者:“现在警情量确实大大减少了。对于基层派出所来说,我们的警情量大大减少。也可以让村上的干部更方便的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
通过党建引领,把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底层,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实现了党建强、治理优、民心聚的良性循环。
朱湾村党支部书记朱胜利说:“昔日的治安痛点,正变成和谐亮点。朱湾村也切实享受到工业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仅靠租房、售卖农产品这两项,我们村400余户群众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