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常以最残酷的方式考验青春。四年前,18岁的小郑(化名)正在备战高考,却突遭白血病侵袭。他经历了高考与病床的拉锯,骨髓配型的生死等待。最终,在十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他重获新生。2021年寒冬,18岁的小郑正全力备战高考,青春即将绽放。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伴头晕、恶心,让他住进了十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经过一系列精密检查,他确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学梦瞬间蒙上阴影。“这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每一分钟都在与死神赛跑。”十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覃骏指出,“若不及时治疗,结果只能是死亡。”确诊后,覃骏主任团队立即为小郑制定了精准的化疗方案。数月艰苦抗争后,小郑的病情得到阶段性控制。他不仅如期参加了高考,还以顽强意志考入理想大学,生命曙光初现。然而,命运考验并未结束,小郑病情突然反复。化疗虽暂时稳住病情,却无法根治。这位少年再次面临生命威胁,不得不休学。为守护小郑的大学梦,覃骏主任团队制定了周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2022年2月,配型迎来转机,小郑表兄的HLA配型达到5/10位点相合,符合半相合移植标准。更欣慰的是,团队精准治疗使小郑骨髓微小残留病灶转阴,为移植创造最佳窗口期。2022年4月,生命接力赛启动。在十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小郑成功接受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医疗团队24小时监护,助他闯过多重险关。术后三个月复查显示,供者干细胞嵌合度高达98%以上,微小残留持续阴性,移植圆满成功。四年时光流转,小郑定期复查,各项指标始终稳定,如今他如正常人般享受着大学生活。
5月20日,覃骏主任在十堰交通音乐广播《1019早上好》的联办节目《十堰人医健康天天问》中表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通过清除异常细胞,然后回输健康干细胞,来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这项技术被誉为“生命重建工程”,主要分为两类。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某些中低危白血病,疗效优于普通化疗。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治疗各类高危白血病、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覃骏主任强调,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特别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某些恶性血液病的根治手段。但以往高昂费用让许多家庭难以承受。作为湖北省内少数具备独立开展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力的地市级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让患者就近获得高质量诊疗服务,且费用相对较低(自体移植报销前总费用约10万元,异基因移植报销前总费用28-35万元)。就近就医模式便于术后随访管理,充分发挥医保政策保障作用,有效缓解患者家庭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