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一根细线,十堰女子3个月瘦了24斤!这方法好用-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凭一根细线,十堰女子3个月瘦了24斤!这方法好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你敢信吗

不用节食

不用疯狂运动

只需在身体上埋一根细细的线

就能3个月减重24斤

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

十堰一位宝妈在市人民医院中医医学中心实现了

到底怎么做到的?

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女子产后体重飙升

穴位埋线助其瘦了24斤

今年30岁的徐女士(化名)身高1.6米,怀孕前体重基本维持在120斤。怀孕后体重飙至180斤,产后数年体重始终在150斤左右波动。

为重塑身材,这几年她尝试过运动、服药、节食等方式减重,短期内虽有效果,但反弹也很明显。

“我做了埋线减重后,效果非常好,而且没有副作用。”几个月前,一位朋友向她推荐了十堰市人民医院中医医学中心的中医埋线减重疗法,她决定去试试。

接诊的中医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黄梅花详细询问了徐女士的身体状况、减肥经历以及生活习惯等后,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埋线减重治疗方案。

经过6次埋线治疗(两周一次),仅用3个月时间,徐女士的体重就从150斤降到126斤,瘦了24斤,差不多回到怀孕前的状态。

减重成功的徐女士,现在整个人变得精神焕发,充满了自信。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开启绿色健康减重新模式

黄梅花介绍,中医穴位埋线减重是一种结合了中医针灸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的疗法。它是在针灸理论指导下,将医用手术缝合线埋入相应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疏通经络、调节脾胃功能,增加基础代谢率,抑制食欲,加速脂肪分解,从而实现减重的效果。尤其是对单纯性肥胖、产后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缓慢及反复减重反弹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这种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从根源上调节体质,减少体重的反弹概率。”黄梅花说,埋入的线体聚乙醇酸可吸收缝合线是高分子合成线,比蛋白线更好吸收,无化学残留,且不宜形成皮下结节。同时,还能提高机体应激、抗炎能力,在被分解吸收的过程中,可持续对穴位产生刺激,以达到“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至和平”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一次埋线相当于10-15次针灸的效果,每次治疗只需十几分钟,安全无创和标本兼治。

此外,中医穴位埋线减重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肥胖原因都不同,中医穴位埋线减重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肥胖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埋线,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黄梅花指出,埋线疗法不仅仅治疗疾病本身,同时调节人体体质,达到未病先防的治疗效果。对于疼痛性、功能性及慢性疾病,比如慢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湿疹)、呼吸疾病(支气管哮喘、鼻炎)、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顽固性便秘)、神经系统疾病(顽固性失眠)、妇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等疾病均有显著临床效果。

不过,黄梅花也提醒广大市民,中医埋线减重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孕期、经期的女性,以及具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脑血管疾患、近期手术史、瘢痕体质、蛋白过敏或精神过度紧张的人群,则不适合此疗法。“减重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取穴,需要中医师辨证制定个体化方案。”在进行中医埋线减重治疗前,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黄梅花

十堰市人民医院中医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十堰市医学会中医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针刀医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委。

2010年黄梅花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妇科师承国医大师许润三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赵红主任。

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炎、卵巢早衰等疾病。擅长运用针灸及针刀治疗过敏性鼻炎、颈肩腰腿痛及相关疾病。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