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
头痛却医心,封堵“小心眼”
植入的“神器”还会消失
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
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2病区团队
成功实施了十堰市首批
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这一里程碑式的手术
不仅标志着十堰市人民医院
在心脏介入技术上的卓越成就
更为卵圆孔未闭患者
带来了更安全、更高效的
治疗新选择
常年饱受头痛折磨
竟是心脏上“小心眼”作祟
今年52岁的王先生(化姓),一直被心悸、胸闷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困扰多年,这些症状让他饱受折磨。近日,病痛愈发严重的王先生,实在不愿再受折磨,于是来到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2病区接受治疗。
入院后,病区的主治医生武文艺及专家团队通过术前TCD发泡实验与经食道彩超的细致分析,以及精心的检查和评估,最终王先生被确诊为卵圆孔未闭。
据武文艺介绍,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上的一个自然通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负责心脏血液供给,在胎儿出生后数月通常会自然闭合,如果超过3岁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PFO)。
卵圆孔未闭,这一先天性的心脏结构异常,在婴儿时期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成年后的患者大多数也没有症状,只有很小一部分患者会表现为不明原因偏头痛、头晕、起身和站立时呼吸急促以及年轻时发生脑卒中(脑卒中的定义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等症状。而这些症状,早已困扰王先生多年。
面对患者迫切需要摆脱病痛的需求,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手术团队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在与患者及家属全面沟通后,决定采用先进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治疗。这一创新技术不仅考验着医生的技术水平,更体现了医院在心脏介入领域的创新精神。
手术当天,由心脏中心主任张友恩博士、副主任吴三五博士、吴悠博士等组成的专家团队,携手超声科任润润医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成功将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患者心脏,完美闭合了卵圆孔。
整个手术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充分展现了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团队在心脏介入手术领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术后,王先生恢复迅速,且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在观察两天后便顺利出院。
据了解,与传统金属封堵器相比,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够在完成封堵任务后逐步降解消失,避免了体内长期留存异物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心理负担。同时,伴随封堵器的降解,材料还能同步诱导组织再生,实现自体修复缺损,从而复原心脏的原生态结构和功能。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为卵圆孔未闭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团队在心脏介入手术领域卓越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有力证明。作为十堰市首批应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在这一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彰显了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的区域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