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 刘臣 李硕 刘鹏飞 报道:1月24日,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在诗经剧场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要求,总结2024年全县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房县篇章。县委书记谢晓鸣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丹华作经济工作安排。
谢晓鸣指出,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县上下全力以赴稳增长、强科创、壮产业、防风险、惠民生,稳的基础持续夯实、进的态势持续增强、好的质效持续彰显、新的动能持续集聚、美的颜值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继续保持稳中向好、量质并进的良好态势。
谢晓鸣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系统性把握,重点要学习好、运用好“八个统筹”的方法论,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处理好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的关系。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优化供给的关键抓手,加快构建发展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把挖掘消费潜力作为扩大需求的破题之钥,持续增加群众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二是统筹处理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圈;坚持以产业创新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推动实现技术创新、人才引流、资本聚合、产业聚变。三是统筹处理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以大财政体系建设来盘活存量,摸清资源底数,加快资产更新,释放资源潜力;以国企功能性改革来做优增量,建好用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促进国企民企融合发展、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四是统筹处理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市场秩序稳定、经济运行高效;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控性作用,通过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再生产,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统筹处理好经济工作和民生工作的关系。牢记抓经济是为了保障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帮助群众解难题、增福祉;把解决群众需求和促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全力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障碍。六是统筹处理好风险防范和发展转型的关系。善于从风险防范中捕捉发展机遇,把风险隐患转化为发展机遇、发展成效;善于从转型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把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七是统筹处理好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以思想解放来应对宏观经济大环境,坚持开拓创新,主动求新求变;以理性认识来应对经济发展周期律,把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八是统筹处理好支点建设和县域担当的关系。在“支点建设”中科学把握目标任务,深刻领悟全省“支点建设”战略部署,不折不扣将省委要求变成房县行动,将目标任务转化成落地实效;在“县域担当”中积极探索实践路径,持续优化政策组合,让各类政策全面发力、形成合力,深入挖掘经济增长点,全面释放发展活力,努力在全省“支点建设”中展现县域担当、作出县域贡献。
杨丹华强调,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科学洞察宏观经济全貌和发展前景,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要聚焦重大机遇,在政策转化上持续用力。牢固树立“抢政策就是作贡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争资金就是促发展”理念,系统研究政策、全力争取政策、高效落实政策,做到超前发力、主动靠上、抢占先机。二要聚焦有效投资,在项目落地上持续用力。深挖存量扩投资、突出重点招项目、合力攻坚推项目,切实以项目之力绘民生之美、扬奋进之势、促发展之进。三要聚焦产业发展,在提升能级上持续用力。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工业效能、激发园区动能、释放企业潜能,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要聚焦提振消费,在挖掘潜力上持续用力。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畅通经济循环、做活文旅消费、拓展消费场景,把内需潜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五要聚焦城乡融合,在功能品质上持续用力。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力、提升乡村振兴驱动力、提升区域中心带动力,抓好城市更新,建好和美乡村。六要聚焦改革创新,在激发动能上持续用力。跳出舒适圈、拥抱新事物、勇于立潮头,抢占改革创新高地,赢得发展先机。七要聚焦民生改善,在守牢底线上持续用力。坚持保基本、守底线、补短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抬高社会服务底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真真切切的幸福感。
会上,白鹤镇、科经局、鑫茂水利集团、湖北鑫资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县四家班子领导,在职副县级干部,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直各单位、县属国有企业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内部分工业、商贸、服务业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乡镇设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