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宋怡 报道:近年来,门古寺镇聚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垃圾清扫、清运、处理三个关键点着力,村庄生活垃圾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在门古寺镇各村庄的道路、河堤、广场等地方,每周五都能看到一个个忙碌着的红色身影,他们是由驻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党员、村民志愿者组成的清扫队伍,在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他们身穿红马甲,个个干劲十足,手拿扫把、铲子将村庄内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清扫的垃圾集中收集起来倒入垃圾桶中,不久就有车辆来进行清运。
“垃圾清扫、清运、处理环环相扣,各环节相互衔接才能形成长效运行机制。”门古寺镇环保站工作人员介绍道“随着村庄清洁日活动的持续开展,全镇垃圾清扫已达到常态化,与此同时我们在垃圾清运、处理方面也在不断加大设备和资金投入力度,购置垃圾桶、垃圾箱、垃圾车,投入运营垃圾中转站,完善相应的垃圾清运制度”。
“现在我们村每个院落都摆放的有这种垃圾桶,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真是方便,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不会再像以前一样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出门随时都能携带垃圾丢进垃圾桶里面,便于统一清运。”仓峪村村民欧伟权开心地说“这样一来,屋里屋外的环境都很干净”。
清晨7时许,秦口片区垃圾转运车已出发,开始了当天第一批次垃圾清运的工作。上午9点,满载垃圾的转运车到达巨峪河口垃圾中转站,站内机器正在嗡嗡作业,环卫工人也在紧张的忙碌当中,一切显得规范有序。“这个中转站能够收纳周边8个村的垃圾,每天转运来的垃圾将在这里进行消毒、压缩后运至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和以往相比,经过中转站处理后能够减少污染,节省运输成本,像这样的中转站全镇共有2个。”工作人员忙碌着说道。
据了解,门古寺镇下辖25个行政村,可谓点多面广,这对垃圾清运来说是一大挑战,该镇采取分片区管理制度,将25个村划分为9个片区,不同的片区分别配置垃圾桶或垃圾箱,同步完成垃圾收集点位地面硬化工作,并配套相应的清运车辆。据统计,共计新购置240L垃圾桶768个,铁质垃圾中转箱85个,结合原有的设备统筹分配至各村,配垃圾转运车13台,清洗车1台,并建有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中转站2个,垃圾清运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垃圾清扫常态化、清运制度化、处理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