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让希望之路在大山深处延伸-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乡情让希望之路在大山深处延伸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8日

编者按: 到过青峰镇冯家坡村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两山夹一沟,坡陡路难行,晴天一身灰,下雨两腿泥,如今这个自然条件差、贫穷落后的穷山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与一个人有关,他叫常林。

    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 桂涛  通讯员 张斌 杨敏  报道:日前,笔者来到青峰镇冯家坡村,老远就看到对面的山坡上一条毛坯路弯弯曲曲地延伸向山顶。近处,几十名村民挥舞着锄头、铁锹开挖路边沟。他们有一位领头人——常林。
  常林,今年刚刚三十出头,早些年一直在外打工,通过十多年打拼,他拥有了自己的施工队以及挖机、装载机等施工设备,成为远近闻名的有钱人。这时候的他应该说是春风得意,但是每当他看见家乡与外面的差距,就如鲠在喉。
  2011年腊月的一天,常林回老家看望父母,看到新当选的村书记汪洋安带领几十个村民用锄头、铁锹对小路进行扩宽。他对汪书记说:“这样光靠人工挖,什么时候才能挖通啊,过几天,我把挖机开回来,我们一起把路修通。”
  “我当时不知道常林的话是真是假,村上那么穷,哪里有钱给他,他真的回来修路吗?”正当汪书记半信半疑的时候,那天晚上,常林就来到了汪书记家里,商量修路的事情。常林告诉汪书记,他知道村上困难,他是回来义务修路,所有的费用都由他承担,并商定好了开工时间。
  2011年腊月二十三日,农历小年,常林把自己的施工队和挖机、装载车等装备带回村里就干了起来。虽然村书记给群众做了动员,但大部分人都不相信他修路的诚意,当天只有5个村民前来帮忙。可一连好几天下来,村民们看他们每天都起早贪黑,工程进展很快,不像假干,慢慢地大家都主动前来帮忙,有的甚至全家出动,笔者在现场看到连80多岁的老奶奶也加入了修路大军,场面热火朝天。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两面山坡上的9公里通组路全部打通,有的甚至通到家门口,毛坯路宽5米,轿车都可以通行,为以后的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冯家坡村准备发展烟叶500亩。为支持经济的发展,常林与村干部商量,把路修到了田间地头,并帮助村里平整10间烤炉房场地。
  在修路的同时,常林了解到冯家坡村80%的村民住在半山腰,吃水非常不便这依情况后,再次出资4万元在半山腰上修建了2个水塔,让20多户群众吃上了哗啦啦的自来水,解决了困扰他们几代人的吃水问题。他还在山腰上挖了一个蓄水量3万方的水塘,可供150亩水田灌溉和水塘下面30多户群众人畜饮水。 
  村支部书记汪洋安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常林在修路、挖塘、建水塔上的投资已经远远超过了30万元。
  在采访中,常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啥,我是这儿长大的娃儿,为家乡做点事是应该的。”不多的言词、不改的淳朴、不舍的乡情,常林为他的乡亲们奉献的是一条透着执着、饱含深情、充满希望、通向明天发展的坦途……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