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保护日。傍晚时分,位于秦巴山深处、堵河之滨的竹山县官渡镇,管弦激荡,歌声飞扬。来自湖北、重庆两地4县7个乡镇的民间歌手,登台放歌,打响“秦巴民歌擂台赛”。
《思望郎》、《十把扇子》、《姨妹歌》、《五更月亮》、《四季相思》……山歌对罢,小曲登场。一首首当地民众耳熟能详的民歌,或高亢激越,或委婉动听,不时引来台下数千观众的热烈掌声。
现场担任评委的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介绍,位于秦巴山一带的竹山、房县、竹溪、巫溪等县,地理环境封闭,文化遗存丰厚,其民歌种类丰富,集楚韵巴风于一体,是仍然“活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挖掘与保护。
来自竹山县官渡镇桃园村的村民张佑德、黄继珍夫妇,以一首山歌对唱《打猪草》获得一等奖。张佑德说,当地30岁以上的人,几乎人人会唱民歌,最多的可唱数百首。2000年,官渡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从重庆市巫溪县白鹿镇远道而来的歌手吴先梅、王万海,表演的对唱《瓦屋三尖垛》、《这山望到那山垭》,分获二、三等奖。62岁的王万海说,当地近年来对民歌也非常重视,每个乡镇都建有文化服务中心。在政府支持下,他们先后多次参加过跨省表演。
主办方竹山县表示,搭建这一交流平台,是传承、弘扬古老秦巴民歌的有效载体。他们的目标是,将民歌赛越办越响,最终办成民歌节,使其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一枝奇葩。他们与歌手们相约——明年还来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