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县文体局在筹备一会一节(房县诗经研讨会、诗经文化节)中,准备将《房县民歌集》再版,交给了我一个任务:即把2007年第一版《房县民歌集》校正。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机会,使我能斟字酌句、“细嚼慢咽”地品读《房县民歌集》,由此对房县民歌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房县地域文化积淀深厚,民歌传承源远流长。房县人不管文化层次的高低,都能唱几首民歌。几乎每个乡镇、村都有能唱上千首民歌的“歌王”、“歌后”。就象歌手们唱的“五句子歌来五句子歌,你的没有我的多,白天拿来当饭吃,晚上拿来当被窝,晌午拿来当茶喝,看我五句子多不多,我浑身都是五句子歌”。民歌的普及就象烂漫的春花遍布城乡,深深植根于房县这片沃土上,民歌就是一种老百姓情感化、音乐化了的语言。就其体裁来说,可分为叙事体、抒情体、说理体、寓言体、诙谐体、对话体、拟戏体、巧令体;就其内容可分为情歌、劳动歌、生活歌、传说歌、戒谕歌、散歌、长篇叙事歌、仪式歌、风俗歌等。
依笔者看,房县民歌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房县民歌和《诗经》悠远的历史渊源。
《诗经》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首,分“风”(土风歌谣)、“雅”(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三部分,被誉为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诗经》的采集编纂者之一西周太师尹吉甫就是房县人。《诗经》中的一部分内容取材于房县,是尹太师在房县采风后编纂出来的。《年年难为姐做鞋》中唱道:“关关睢鸠一双鞋,在河之洲送鞋来。窈窕淑女难为你,君子好逑大不该,年年难为姐做鞋。”还有一首《鳏夫叹五更》以悲怆的腔调唱《睢鸠》:“关关睢鸠好姻缘,在河之洲美少年,窈窕淑女丧黄泉,君子好逑也枉然”。《﹤三字经﹥带古人》中更是明明白白地提到《诗经》的作者之一尹吉甫:“子不学,断机杼,周朝太师尹吉甫,太师家住房陵州,他在朝廷把官做。”这些民歌把房县土著文化同宫廷文化有机结合,口口相传了多少代。
一、房县民歌深邃的思想价值。
房县民歌从主流上看内容健康,基调向上。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一是劝人向善。《鸟为食亡人为财》、《人为财死是古言》中唱道“财字本是养命根,人间烟火福禄星,无财不能度春秋。份内之财人人爱,不义之财遭祸害。”告诫人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份内的财只管去挣,不属于自己的不义之财则不能贪求。《不守本分遭祸殃》则是规劝男人们行为要检点,珍惜家庭和夫妻感情,不要爱别人的女姣莲,否则自己的老婆“横下心来去寻死,一颈吊在梁上面”,男人“从此成了单身汉,单打鼓来独划船,当爹当妈好艰难,知道后悔已为晚。”《劝人莫做亏心事》开门见山地唱道:“人生在世要听劝,下有地来上有天,要把良心放中间。为人一生要行善,且莫去做负心汉,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寒,善恶到头终有报,人眼不见天眼见。”《劝郎戒大烟》中的媳妇近乎哀求的口吻:“劝郎戒大烟,劝郎莫赌博,我的郎啊莫嫌罗嗦,拿双手将胸膛摸一摸,象奴家知心的能几个?”除此之外,还有《十劝》、《十二月劝君》、《十二月劝郎》《十劝儿》等都有杜鹃啼血般的规劝。这些听了令人肝肠寸断的民歌能起到警示钟的作用。二是与人为善的处世观。《邻里和睦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最美还是家乡水,最亲还是故乡邻。遇到困难邻相帮,大番小事急照应。远水不解口中渴,远亲不如近乡邻。要想邻居都和顺,闲言淡语不去听。邻居长处虚心学,邻居短处莫评论,求其大同存小异,自劝自解心自平。邻居有事帮忙办,和颜悦色诚相迎。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祸不生。”女儿年岁渐长,娘除了教习女红针指、烹饪技术外,在女儿出嫁前夜,母亲千嘱咐万叮咛:“你往婆家去,好好置家当,丈夫强于你,夫妻常商量,丈夫不胜你,各人拿主张。”“你往婆家去,孝顺二爹娘,公婆教调你,可莫把嘴犟。”这种循循善诱的闺阁教育读来使人为之动容。从这些民歌中可以看出房县人的传统美德和勤劳、俭朴、善良、纯真的品性。房县民歌没有苍白的理论、空洞的说教,句句情真意切,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民歌的教育启迪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
二、房县民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房县民歌文化内涵之一表现在丰厚的历史文化,从三皇五帝到如今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融汇在民歌的字里行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三国故事、瓦岗寨英雄传说、武王伐纣的传说、吴越春秋的传说、西游记、八仙传说、杨家将薛家将忠烈传说、以包拯为代表的清官传说、以花木兰为代表的女英雄传说、王昭君的传说等,一首民歌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纵向地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唱得明明白白。
民歌文化内涵之二表现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歌中不仅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更多的是倾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苦难。《农夫闹五更》讲述了农民在抢收小麦季节的繁忙与劳累:“二更农夫睡不成,活路多的忙不赢,急得我农夫掉了魂。”、“三更农夫睡不着,腰酸腿疼无处搁,叫我明天咋做活?”、“四更农夫把身翻,前思后想睡不安,不等天亮就下田,庄稼之人多薄命,一年四季起五更。”更有那中年丧夫的寡妇挑起家庭重担,上要赡养公婆,下要扶养未成年的孩子,更要承受外人的欺凌,她们唱道:“四更里寡妇泪如麻,我心中好比钢刀扎,丈夫死了谁当家?寡妇门前是非多,张三不说李四说,哭一声丈夫奴的哥,小奴家的日子好难过。”“你在阴间倒还好,小奴家在阳间把谁靠?你丢下的儿女大的大来小的小,吃得了做不了,奴家女流脚又小,我的夫啊,我缸中无水谁来挑?”真是长歌当哭,唱得石人也落泪。单身汉子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唱道:“甲子丙丁年,宣统二年半,我当单身这几年。/单身转回家,灶门哈几哈,哈出一个青蛤蟆。/锅洞刨几刨,刨出个青水标,倒把单身吓一跳。/打开锅盖看,锅里一碗饭,碗里青绵都长满。”还有童养媳,18岁的媳妇9岁郎,她们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丈夫被强行拉去当兵,媳妇在《征兵十二月》里哭诉:“正月里来正月正,黑暗政府拉征兵,保长狗腿子坏良心。/提起征兵真伤心,自从那日把你拉了走,好象顺水放河灯,飘流浪荡无音讯。我倒想走,好说不好听,你拦腰给了我一短棍,撇下了我娘儿母子们。”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通过民歌这个层面了解那个社会饱经忧患、历尽苦难的人民。
三、房县民歌恒久的艺术魅力
爱情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永恒的话题,也是文学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民歌更不消说。大量的民歌渗透着山民们的爱情故事。山里人自有山里人的爱情,不象现在日常生活、影视剧中嘴上抹蜜糖的男女流行的“我爱你一千年”空洞的许诺,而是靠山歌来传递情感,靠山歌来表达执著、深沉的爱情:“哥唱山歌放高声,急坏房中绣花人,本想不听把花绣,可恨风大送进门,句句山歌动姐心”。“我看月儿半边缺,等郎等到大半夜,桐油点了两三盏,灯草烧了七八节,情哥不来灯不灭。”这是爱的守望;“想郎想郎真想郎,做饭忘了控米汤,喂猪上捆稻谷草,喂牛舀瓢发米糠,魂灵没在我身上。”这是失魂落魄的心理体验;“郎变蜻蜓飞上天,姐变蜘蛛网屋檐,蜻蜓落进蜘蛛网,千丝万缕把他缠,要想脱身难上难。”这是诗化的语言。“有心和哥配姻缘,等哥一等四五年,嘴含甘草也嫌苦,冰糖化水也嫌酸,哥来黄连苦也甜。”这是爱的坚贞。
更加有趣的是,《百虫吊丧》、《菜园搬兵》《鸟雀动刀兵》三首民歌把数百种昆虫、几十种蔬菜、数百种鸟用拟人化的手法巧妙地嵌入歌词,每一种动植物都极具个性,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还有《神农国里起风云》、《采药歌》、《十二月花名药名带古人》、《采花十二月》把房县出产的800多种中药材和花卉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了房县这个药材大县的资源优势。谁唱会了这些民歌,谁就能成为半品子郎中,成为求医不如求已的家庭保健医生。“各位朋友听我说,听我唱段采药歌。老头采药治劳伤,红三七来三百棒,五加皮加金毛狗,海罗七来猫耳香,广三七来八百棒,炙没药、川木香,桃仁红花加麝香,五痨七伤是良方,高粱美酒来泡上,喝下疼痛都除光。”房县民歌极具知识性,简直就是一部科普读物。
“打个花巴掌一月一,什么子开花在水里?你也出得一我也对得一,莲花开花在水里。你也出得巧我也对得妙,我把你的花名对上了。三打莲花开,四打莲花笑,花巴掌越打越热闹。”听了这首民歌,聪明的读者会联想到刘三姐和阿牛对歌和这首《对花歌》是异曲同工。“十八岁大姐回娘家,给她妈妈无啥拿,跑到后园摘个瓜,怀里抱了个大西瓜,背上背了个胖娃娃。一走走到筲箕洼,天上下雨地下滑,一跤板了个仰拉叉,西瓜往下滚,娃娃地上爬,提起那天回娘家,惹了一场大笑话。”听了这首歌,你会觉得同一曲唱红宋祖英的那首“回娘家”多么相似。还有一些民歌把《三字经》、《百家姓》和儿歌融汇其中,生动有趣。有些长篇叙事歌如《四季想郎》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甚至可以跟《汉乐府诗》中《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相媲美。山野村夫不觉得“雅”,听得懂、记得牢,唱着朗朗顺口;教授学者不觉得“俗”,甚至产生浓厚兴趣。
房县民歌的艺术性还表现在注重“义”和“韵”和统一,单看歌词就有韵律美。其旋律随内容而异,或引吭高歌,或低呤浅唱;或一咏三叹,或悲怆苍凉;或含蓄婉约,或热情奔放。在歌场中,唱者如泣如诉,听者如醉如痴。这就是房县民歌艺术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