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李月红来房县-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李月红来房县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2日

         房县一些乡镇的村民们,不仅唱《诗经》民歌,还用《诗经》里的《蓼莪》民歌来哀悼已去世的父母。
    居住在门古寺镇门古村一组80多岁的退休教师王天朋说,他至今记得,在自己小时候,家里的长辈过世,晚辈们就会请两名《诗经》童子念“蓼莪”一文作为祭文,念唱:“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长我育我,拊我畜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冈极……”以表示对父母生育自己、不辞千辛万苦养育之恩的怀念、哀悼之意。
    诗歌童子音调哀伤,表情沉痛,让来凭吊的人莫不感到悲伤、流泪。在房县九道乡也有用《诗经·蓼莪》作祭文的习俗。
    十堰市委政研室正县级政策研究员、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潜心研究认为,房县古为周南地,是《诗经》国风中《周南》组诗的采风地之一,而尹吉甫作为《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应该是古老的房陵文化孕育了他;反之,也可认为是尹吉甫在房县最早推广了《诗经》文化。
    袁正洪通过多年对尹吉甫的研究,已收集挖整相关资料百余万字,填补和补写了我国文学史上尹吉甫及《诗经》研究的相关空白,引起国家一些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