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房县文化馆员杨才德在搜集传统民歌时发现,九道乡村民杨家管会唱古民歌《年年难为姐做鞋》,其歌词是:“关关雎鸠(哎)一双鞋(哟),在河之洲送(哦)起来(咿哟),窈窕淑女(哟)难为你(耶),君子好逑大不该,(我)年年难为姐(哟)做鞋(咿哟)。”而住在榔口乡七星村宝堂寺尹吉甫宗庙的83岁的刘大斌等也会唱《关雎》民歌。据了解,2800年前《诗经》里的民歌多“无郎无姐不成歌”,房县流传较多的是“姐儿歌”。当地村民还用《诗经》里的《蓼莪》民歌哀悼已去世的父母。据门古寺镇门古村80多岁的退休教师王天朋说,在自己小时候,凡家里长辈过世,晚辈就会请两名诗歌童子念《诗经》“蓼莪”一文作祭,用念唱:“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表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怀念。
《诗经》为何至今仍在房县民间口头传唱?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认为,这与房县古为西周属地及诗祖尹吉甫故里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