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 4月6日,环保部门在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部分地区气溶胶取样中检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21个省(区、市)同时检测到更微量的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第一次报告从北京、天津的菠菜表面发现了极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其含量仅相当于国家核辐射和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水平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水平,各地的环境辐射水平较昨天没有明显的变化。综合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不会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造成影响,无需采取任何的防护措施。
对于京津等地菠菜中检测出极微量放射性碘-131一事,央视新闻频道独家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 苏旭:
![]() |
问:为何碘131第一次在蔬菜中检测出来,检测出的地点是北京、天津、河南而不是沿海等地?
答:根据环境检测数据,我们看到,全国各地的空气中都检测到碘-131,这与各个地方的降雨有关,降雨能够加速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沉降,前段时间,北京天津河南等地都下了雨。
![]() |
2、为何在菠菜中检测出碘131?我们发现,日本在检测所有蔬菜的时候,最早也是从菠菜中检测出来的,有何共同之处吗?
答:因为菠菜表面有一层小绒毛,沉降在菠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很容易吸附,所以一般很多国家都把菠菜作为监测放射性物质沉降物的一种首选的蔬菜,通过它能及早发现其他蔬菜是否受到污染。
3、今天权威发布中有一句话:国家核辐射和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水平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这样的水平我们再去买菠菜吃的话,会有什么影响?
答:这没有多大影响,对公众健康无害。我们计算了一下,食用这样的菠菜,食用2200公斤才相当于一次胸透的量,我们要食用193公斤,才相当于天然本底辐射一天的照射量,这个辐射量很低。按照中国人的食谱,一年大叶蔬菜的消费量是43公斤,即便吃一年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目前对于大叶蔬菜和辐射不必产生任何恐慌,包括婴幼儿。我们在家吃青菜的时候都要清洗,清洗后辐射物基本上可以完全消除,清洗一遍消除50%,清洗三遍基本上就可以完全清除了。
>>>权威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放射性污染有关知识问答
1. 近日在北京和天津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检测出碘-131,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对公众健康有无影响?
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q/kg。由于检出的碘-131微量,目前情况对公众健康无影响。
2. 为什么选择菠菜进行检测?
既往核事故中蔬菜放射性污染监测经验表明:露天生长的大叶、表面有微小绒毛的蔬菜容易吸附空气中沉降的放射性物质。因此,选择菠菜检测可以较早地发现蔬菜是否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实践证明,用水冲洗可以有效地减少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
3. 这次在露天菠菜中检出碘-131恰好出现在降雨后,两者有什么关系吗?
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最终会沉降到地面上。由于目前我国境内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浓度极微量,其沉降导致的蔬菜放射性污染一般难以检出。近日北京、天津地区出现小雨,降雨加速了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沉降,而且小雨又使这些物质可以存留在菠菜表面未被冲走,所以在菠菜样品中检出了微量碘-131。
4. 食品的放射性核素检测结果与空气检测结果有无相关性?
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沉降可污染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等食品。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越高,沉降到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越多。雨雪天气可加速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沉降。
5. 现在对食品和饮用水检测的工作是如何部署开展的?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卫生部迅速部署东北及沿海地区相关机构做好食品和饮用水监测准备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编制完成培训技术方案并对有关机构的检测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26日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公布了空气中检测出碘-131后,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在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14个省市开展了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监测工作。
6. 随着各地降雨逐渐增加,食品和水中放射性核素污染会不会越来越严重?公众可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这取决于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取决于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的量和持续时间,以及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及大气环流等)。下雨时间长短和雨量大小都会直接影响蔬菜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水平。目前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监测结果微量,不会影响公众的健康,无需采取防护措施。请公众关注政府权威发布,以掌握情况进展。
(编辑:马凌霄 扈玲娟 黄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