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柯勇 报道:做好实践,光靠“嘴”不行,还要靠“脚”——走到群众中。今年以来,房县城关镇小西关社区始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与文明社区创建、党建、乡村振兴工作相融合,坚持宣讲与实践、室内与室外、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真正把新时代文明示范点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使居民在参与中得到实惠、获得精神滋养,增强了精神力量,让社区有了“颜值”,更有“气质”。
上连“天线”,传播时代新思想
8月21日,记者来到小西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恰逢这里正在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活动。台上几名宣讲员用农民朋友身边的现实案例,结合自身的经历,以故事引入、互动交流的形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居民阵阵掌声。
“最近几个月,我已来这里听讲6次。宣讲员中,既有学识渊博的老同志,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每场宣讲都特色鲜明,注重趣味性、实用性,让我们越听越有味,在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学到很多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前来这里听讲的居民周丽之说。
该社区把讲堂搬到街头巷尾,采用“理论+身边故事”“理论+衣食住行”“理论+文艺表演”“理论+农业科技”等接地气的形式,推进理论宣讲多元化传播,做到“讲”让群众能听懂,“评”让群众能参与,“演”让群众受教育,“帮”让群众得实惠,真正把文明“送”到百姓门口,“种”到群众心头。目前,开展政策理论宣讲、人居环境治理、孝老爱亲、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30余场次,服务居民2000余人次。
下接“地气”,焕发时代新活力
8月20日,记者走进小西关社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子,宽敞的休闲广场,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过去,居民养的鸡、鸭满院子跑,粪便到处都是。如今,环境治理好了,大家心也敞亮了。”居民雷怀菊说。
“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才有持久力。”小西关社区党支部委员张双说,“起初,很多居民不理解不支持环境卫生整治,我们就上门为他们打扫庭院卫生,引导他们养成卫生习惯,让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
该社区一方面通过召开户院会、群众大会,发放倡议书,号召大家自觉做到不乱倒垃圾,不乱堆杂物,不燃放烟花爆竹。一方面开展社区环境大治理及创建文明家庭、建设幸福家园大评比活动,让各个巷道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干净整洁,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广聚“人气”,弘扬时代新风尚
“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变化很大。现在社区里有事,大家一呼百应,各项工作开展起来非常顺利。”小西关社区党支部书记张良均说。
今年6月,小西关社区居民李某去世,李某儿女众多,家庭条件不错,如果按照以往的惯例肯定要大操大办。小西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上门与李某子女沟通,李某子女表示支持移风易俗,做到了丧事一切从简。李某子女为父亲简办丧事一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据悉,小西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常态化深入敬老院、居民家中、学校、企业、旅游景区开展孝老爱亲、医疗服务、文艺表演、普法宣传、扶贫帮困、便民维修、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弘扬时代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