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柯勇 凡强 报道:棚改,寄托着千万住房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希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自启动棚户区改造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关镇老城片区棚改指挥部一线干部通过“5+2”“白+黑”,“心+温度”“心+服务”,打出感情牌,棚改改出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5+2”“白+黑”赢民心
童光辉的家属于老城片区的棚户区改造范围。镇棚改办工作人员多次到童大爷家中找人无果后,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童大爷和老伴已经搬到了子女的家中。因已经80多岁,再加上腿脚不便,童大爷无法到签约点进行签约。
得知童大爷的情况后,工作人员带着《安置补偿合同》与《补偿方案》,来到童大爷的居住处,上门为其讲政策、算金额,帮助他成功签约并领取到房屋补偿款。
拆迁,就是要与时间赛跑,为了尽快啃下这块“硬骨头”,解决这个难题,指挥部商量对策,采取“熟悉哪里的居民,就去哪里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棚改工作人员坚持发扬“白+黑”“5+2”“晴+雨”连续作战精神,镇党委书记林云国既挂帅又出征,镇村(社区)优秀干部在棚改一线集结,灵活利用每天早中晚休息时间三次上门,挨个与征迁户“当面锣对面鼓”,算生态环境账、生活质量账、未来发展账,让群众认识到拆旧家、搬新家带来的好处,在赢得民心中稳步推进。同时把征收拆迁所涉及的政策法规、补偿方案、安置房选配办法等,逐项送到每一户拆迁户手中,并全部上墙公示。
“我们在做棚造工作中,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群众参与全程,过程阳光透明,群众的心自然亮亮堂堂,也结交了一大批百姓朋友。”镇干部、棚改副指挥长况成富高兴地说,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
“心+温度”“心+服务”惠民生
“以前的房子是危旧土坯房,进出道路既弯曲又窄小,做梦都想搬出去。”前不久,家住东关居民何明胜一家,利用棚改补偿金购买新房,兴高采烈地乔迁新居。谈到棚改,何明胜一家十分满意,一脸的幸福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你熟悉哪里的居民,你就去哪里做群众工作。干部越熟悉棚改户,体贴民意,在工作中就越有发言权,群众也就越尊重和信赖干部。在棚改拆迁工作中,全镇从上到下始终保持一个声音,没有折中和备选的“第二方案”。这样做,就是不给任何人特权,各级干部都不能开口子,保证拆迁面前人人平等。截止目前,老城片区完成征收拆迁房屋885户,面积82750平方米;征收拆迁签约房屋132户,面积12280平方米;启动危旧小区改造工程,“回龙、鼓楼、城关镇政府、五台,房管局住宅区、国家税务局家属楼”改造工程,完成2000户。
“棚改征迁工作苦中有乐,苦的是做这项工作的艰辛,以及每一份征迁协议的来之不易。乐的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以及城市改造提档升级的工程正在我们手上具体实施,老百姓改善居住环境的梦想也正由我们一步步地实现,每当看到居民签约成功得到实惠,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和欣慰。”镇党委书记、棚改指挥长林云国多次在棚改会上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