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赵琳 报道:为切实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全员普查问题整改工作。自7月以来,化龙堰镇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动员,聚焦突出问题,统筹扶贫合力,按照“六个全覆盖”工作要求,稳步推进脱贫攻坚补齐短板工作。
一是住房、饮水安全鉴定全覆盖。坚持把住房、饮水安全作为补齐脱贫短板的关键环节,动员镇村干部、各级工作队逐村逐户开展住房、饮水安全鉴定,不漏一户逐个填写鉴定表、发放明白卡、收集佐证资料,一户一档,一村一台账,针对个别住房、饮水有困难的群众,积极通过搬迁、危改、对上争取等形式予以解决,确保每一户群众住上安全房、喝上安全水。
二是老人赡养公示全覆盖。对分散居住的老人,村两委积极督促子女签订赡养协议并作为第三方在协议上盖章,监督执行,同时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对子女赡养老人的情况进行张榜公示,对个别不赡养老人的子女,镇党委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打击,让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常态。
三是政策落实核查全覆盖。结合户户走到工作,把每位贫困户的各项扶贫政策享受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分年度政策享受清单,在入户时带着政策享受清单一项一项核实,对核实漏项的政策,及时予以追补,确保每位贫困户扶贫政策应享尽享。
四是弱势群体关怀全覆盖。坚持底线思维不动摇,把边缘户、重病、重残户作为入户走访的重点,结合“两不愁三保障”要求,针对每一户的特殊困难,一户一策,倾心帮扶,及时解决问题,让弱势群体正常生活有保障。
五是群众诉求落实全覆盖。坚持把群众诉求处理妥当作为化解信访矛盾的重要抓手。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帮助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政策宣传解释到位,不推、不拖、不吵,用政策、讲方法、动脑筋,让群众的诉求解决在村组、解决在初信初访。
六是产业链接全覆盖。立足于本镇实际,着眼于群众稳定增收,化龙堰镇按照“3115”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果蔬产业1万亩、药材产业1万亩、油料产业1万亩,使贫困群众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通过“‘三金’链接、返租倒包、家庭酿酒、养殖套餐”四种到户产业发展模式,已基本实现了产业链接全覆盖,贫困群众脱贫更有信心、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