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昨日透露,在湖北房县发现了独具特色的“房陵文化圈”。这一文化遗产十分珍贵,亟待挖掘抢救。
九月中旬,湖北十堰市民协主席潘彦文、副主席李相斌等到该省房县桥上乡杜川、西坪等地采风,发现这里的中老年男女会唱许多古老的民歌,会讲许多民间故事,且民俗文化极具特色。十月上旬,傅广典等赶赴房县进一步考察发现:这里的民歌有过山号子、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待尸歌等种类;有高腔、平腔、包腔、拉花腔、八岔腔等腔调;有的反映当地风土民情、生产生活、恋爱婚姻,有的传授文化知识,有的唱“四书五经”、“曾广贤文”和“三字经”;还有长篇叙事民歌,特别是发现了汉民族创世史长篇《黑暗传》、《盘根歌》。房陵人周朝太师尹吉甫编撰的《诗经》民歌,至今这里仍在传唱。专家们为之惊喜。
专家认为,房县民间文化遗产积淀深厚,蕴藏量大,历史悠久,尤其是神农文化、西周诗经文化、流放文化、秦楚边沿文化、汉水文化等颇具特色。
这些古老的汉民歌、民间故事的流传,孕育了大批山村“民歌王”和“故事篓子”。在门古寺镇,傅广典等正好赶上一场“民歌民间故事表演会”,“民歌王”、“歌布袋”、“故事篓子”们纷纷登台表演,吹、拉、弹、唱、说,生动活泼,极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