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卢清泉 报道:教育是一片云去吹动另一片云,是一棵树去推动另一棵树,是一个心灵去感动另一个心灵。教育,仅限于学校吗?非也。家庭也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它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个体成长的奠基性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摇篮,也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就象是建高楼大厦的基石,基石打得好,才能建优质的高楼大厦,家庭教育搞好了,才能为培养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习近平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可见学校教育的成败,与家庭教育的支持密切相关。倘若家庭教育未打下良好的基础,个体就会变成“不可教”、“不好教”的人。因此,为达到“家校携手,共育雏鹰”的目的,我们学校高度重视对家长的培养,努力提升家长素质,让他们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
我校从2014年起开始着手研究与家长“合伙人”之间的有效链接的方法,成立了“成长型家长学校”,制定了《东城小学提高家长素质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一个理念、三大主题、四类课型”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
一、“合伙人”坚守一个理念,携手家校共赢
我们坚守“家庭教育的根在家长教育”的理念,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落实“家长成长工程”。构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成立校级家委会(校级课程)——年级家委会(年级课程)----班级家委会(班级教学活动);组建一支家长志愿者队伍,成立家长义工队,协助管理孩子的安全、卫生、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了专门的“父母课堂教室”,进行了个案辅导、专题讲座、父母系统课等课程培训,促其家长不断成长;向家长推荐《德育报》,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利用QQ群、微信公众平台、家长学习群等网络平台传播家庭教育方法,达到“家校联手,共同进步”;家长参与支持学校特色课的开设:一年级乒乓球、二年级武术、三年级跆拳道、四年级游泳、五年级研学旅行、新生进校时的“开笔礼”、六年级的“毕业礼”,各年级每个学生自选的社团活动,每年固定的“四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三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有利于孩子素质教育的活动都需要家长这个“合伙人”的密切配合,合作共赢。
二、“合伙人”围绕三大主题,引领家长顿悟。
我校把15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围绕“培养良好习惯,为人生幸福奠基”、“引导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青春期孩子的特点”三大主题,3年来,共推出适应性课程79场,辐射4000多个家庭,培训家长8000多人次,解答了1200多名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评选了760名“学习成长型”优秀家长,1860名合格家长。让家长在培训中感动,在感动中顿悟,在顿悟中成长。
三、“合伙人”明确四类课型,引领家长成长。
我校讲师团成员经过摸底调研、认真评估,把家长分为四类:外行型、提高型、合格型、优秀型,按照一一对应的关系,设计了四种对应的梯度家长课程:合格父母初级课(新生课:幼小衔接、习惯养成等)----合格父母专业课(高年级课:叛逆心理、青春期教育、留守儿童等)----优秀家长提升课(家庭教育讲师课:正面管理、角色表演、育子技能、孩子心理等)---智慧家长分享课(实践分享活动、价值观教育、家风家训等),通过四种类型课程的开设,引领家长深刻领悟“好家庭就是好学校,好父母就是好老师”的真谛。
著名德育专家鲁洁老师说过:“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的存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如果说,教育是一本书,那么它需要家长与学校一起来研读;如果说教育是一条河,它需要家长与学校同舟共济;如果说教育是为祖国培养未来接班人的事业,那么就让家长成为学校的“合伙人”吧,让我们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每位家长才能自觉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