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脱贫“好声音” 携手攻坚获点赞-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传播脱贫“好声音” 携手攻坚获点赞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0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柯勇 张仁斌 报道:连日来,笔者走进房县城关镇,看看帮扶干部他们如何耐心向群众讲解政策,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帮助群众出谋划策解决难题,真心实意的帮扶获了群众的一致点赞。

熊琴:“住”上好房子

  “要不是镇社区干部们的关心和帮助,我真不知道这日子怎么过!”每次提及自家的新房,泉水社区精准扶贫户熊琴总是掩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

37岁的熊琴,一家3口,丈夫周希军在外打工,女儿上小学,收入微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纳入扶贫对象。因为家庭困难,家中土坯房年久失修,墙体裂了几道大缝。每逢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情景让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镇社区干部认真梳理、研究情况,经本人申请,将熊琴纳入享受大搬迁政策优惠。镇(镇党委书记)包保干部林云国为她家送去洗衣机,多次为孩子送上书包、书本、衣服等学习生活用品,时常鼓励在读的孙淑婷好好学习。熊琴一家不仅住房有保障了,拆出了土坯房,在包保干部的帮助下,帮熊琴申请了公益性岗位,在社区做保洁员。“现在党的政策好,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跟随大家脚步致富奔小康。”

戢太奎:“改”出好环境

“昔日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如今大变样,家中门窗都是新的,还用上卫生的厕所、干干净净厨房、看上了电视……”“十分感谢镇包保干部、社区干部和爱心企业对我们家的帮助和关心,房屋修好,住着安心了,生活一定会好起来。”18日,刚到花宝社区9组贫困户戢太奎家门口,他就按耐不住激动心情,深怀感恩的心情一一数着爱心企业和驻村工作队为他家做的好事。

在交谈中,得知49岁的戢太奎是该社区里贫困户,一家4口人,爱人患有先天性弱智,大儿子高中没毕业就在武汉打工,也不经常回家,小儿子在镇四中读初二,闹思想情绪面临辍学,一家生活中就靠他一个人打点散工来维持。“包保干部与就读学校教师联合做通学生思想工作,娃子戢运铎也入学读书……。”戢太奎说着说着哽咽了,眼泪从眼角滑落下来。

在“进村住户,户户走到”活动中,镇、社区和驻村干部解到戢太奎一家的情况后,在用好用足政策的前提下修缮房屋,镇驻社区干部(镇党委副书、镇长)戢运明积极号召镇内爱心企业代表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齐心帮扶他们一家改善生活环境。

宦家兄弟:“养”出好生活

  “我们兄弟俩是五保,一直靠国家供养,有了精准扶贫的帮助,挣了钱,房子收拾了,一下子都不晓得日子咋过了。”19日,在白土村精准扶贫户宦廷奇和宦廷吉兄弟俩向笔者诉道出自个儿的“烦恼”,脸上笑开了花。  

宦家兄弟均未成家,一个是智障,一个有残疾,多年来一直靠低保、五保金生活,家庭非常困难。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包保干部汪勇多次上门走访,结穷亲,定计划,出措施,垫资金,帮助他们一步步走稳发展路。

宦家兄弟给我们细数着过去一年的变化:养土猪4头、喂土鸡30只,年底全部出栏,被抢购一空,价钱很好,家里净增收1.5万余元;完成了住房改造加固,室内外全部粉刷,换门窗、换瓦等,房屋面貌焕然一新;公路硬化到家门口,解决了出行难问题;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政策全部落实了。宦家兄弟一个劲地说:“党的政策真是好,让我们挣到了钱。以前靠国家供养,如今花着自己劳动挣的钱,感觉生活真的不一样了。”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