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淮镇:贫困户用银杏叩开致富门-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窑淮镇:贫困户用银杏叩开致富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3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徐江垚 报道:在窑淮镇阳坪村有这样一位贫困户,每天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不管遇到啥事他每天都是笑***的,所以村里人都叫他“涂笑笑”。

初见涂友明时,看着憨厚老实不善言辞,个头不高,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家住在窑淮镇阳坪村6组,家里6口人,之前就靠他一个人打零工和种庄稼供四个孩子上学,2016年因危房经过群众评议纳入贫困户。2017年,因阳坪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该镇调整产业结构,决定扶持阳坪村发展银杏产业,继续扩大银杏产业规模,提高银杏种植知名度,为老百姓探索增收致富渠道。

得知这个消息后,涂友明主动找到自己的帮扶干部和村书记,把自己想发展银杏矮化密植产业的想法告诉了他们。鉴于涂友明的家庭情况,窑淮镇决定帮助他一把。镇政府为他购买苗子、肥料,并承诺种苗和肥料的成本三年之后再还,并且不收任何利息。2017年3月,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涂有明开始发展银杏矮化密植,他自家的地加上自己开荒的山地共计15亩。

同年5月,正值新植银杏管理的重要时期,在县医院检查身体时涂友明不幸被查出了肺癌,得知自己患有肺癌中期,涂友明不想因为自己的病给子女和家庭增加负担,于是他决定放弃治疗。在医生、家人、朋友的开导下,最终同意做手术,经过7个小时的手术,花费了14万元,慈善机构捐款1.5万元,医疗报销4.5万元,家里东借西凑了8万多元。

正值炎热的夏季,刚出院没多久的涂友明,看着银杏地里杂草丛生,妻子就每天早上一大早下地除草,在家休养的涂友明闲不住了,但是做了手术不能弯腰干活,他就搬着凳子去地里帮妻子除草,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也会请几个工帮忙。

他在地里忙植苗,邻居路过时说:“老涂,15亩已经不少了,还在种呢?”。他笑着回答道:“现在重活也干不了,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多种些银杏给家里减轻点负担,还能锻炼身体呢。”一年的时间,他和妻子又种植了10亩银杏,都盼着能有个好收成。

今年8月份,功夫不负有心人,阳坪的银杏叶子获得了大丰收,涂友明去年和今年新植的银杏也见到了效益,2017年种植的15亩由于他患肺癌住院,妻子也在医院照顾他,银杏苗因无人管理产量不高一亩只收了500斤叶子,今年新发展的10亩叶子每亩收了300斤,25亩银杏总共收1万斤叶子,按照一斤一块钱卖了1万块钱。

目前,以我县的自然环境和现有银杏矮化密植技术,银杏叶亩产能达2000斤到3500斤。”按每亩2000斤产量,每斤1元的价格保守估算,25亩银杏明年春上估计能卖5万多块。今年还想再种个10亩!“,涂友明信心满满的向笔者盘算着来年的发展。

涂友明用毅力与病魔搏斗,用勤劳摆脱贫困的事迹传开了,他成为了全村的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也让其他农户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其产业发展的信心,同时激发了其他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阳坪村掀起了发展银杏产业的浪潮,就这样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把银杏树变成了“摇钱树”。截止目前,阳坪村共发展银杏1300亩,银杏产业将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据了解,涂友明术后身体恢复的很好,医生说这与他乐观心态、开朗的性格及适当的劳作是分不开的。他用坚强和乐观战胜了病魔,勤劳和汗水摆脱了贫穷。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有着乐观的心态,凭着不抛弃、不放弃、扎实苦干的“老牛”精神,改写着自己的贫困人生,踏上了幸福的小康之路。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