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郑云平、陈世兵报道: 近日,房县城关镇联观小学荣获县“无烟学校”称号。,这是该校坚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又一殊荣。为增强教育效果,提升校园文明水平,联观小学坚持开展“礼仪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三进”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礼仪教育进校园。学校以礼仪教育为校园文化主题,全方位打造礼仪教育环境文化,营造礼仪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师生奋进,让草木有情。在醒目位置镌刻着礼仪校训、办学理念,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语;利用教学楼、墙报、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礼仪知识。教学楼按学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设计有关文明礼仪的宣传画、短文、诗歌、谚语、名言等,随时提醒学生知礼仪、讲礼仪;结合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结合文明创建开展“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等体验性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清扫街道、植树节志愿植树、去烈士陵园扫墓、去敬老院尽孝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文明素养。
礼仪教育进课堂。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礼仪教育读本》,将“进校礼仪”、“校园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内容纳入教材内容,保证每周一节礼仪教育课,使礼仪教育入脑入心;制定《礼仪常规》,坚持一天一评比、一周一小节、一学期一表彰的礼仪考评模式,坚持开展“文明班级”、“礼仪之星”评选活动。
礼仪教育进家庭。该校成立家委会,定期与家长交流礼仪教育开展情况,要求家长一身示范,做好孩子的榜样。坚持布置感恩教育家庭作业,要求孩子上学时与家人打招呼,回家后主动做“扫地、擦地、叠被子、擦桌子、刷碗、给父母端一盆洗脚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坚持每天刷牙、遵守社会公德等。坚持每月一次的家访活动,及时沟通孩子的文明习惯养成情况,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礼仪教育模式,从而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效果。
通过礼仪教育“三进”活动的开展,该校学生行为习惯明显好转,社会满意度逐步提升。三年来,累计900人次上街劝导和清扫街道,96人次走进孤寡老人家中,3次去烈士陵园祭奠英烈。32人次教师获得“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教学能手”称号,41人次学生获得县级和市级“优秀学生”。学校先后获得“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县级“无烟学校”、县级“文明单位”,深受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