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故事:“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启示-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习近平讲故事:“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启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30日

说到底,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心底无私天地宽。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

当然,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公式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摘自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6月28日)

背景资料

正考父:子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湣公(子共)的玄孙、孔父嘉的父亲、孔子的七世祖。他是宋闵公长子弗父何的曾孙,曾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官至上卿,德高望隆。三公时期,宋国崇德法,尚礼义,倡廉俭,戒奢靡,重农桑,修水利。身为首辅的正考父居功至伟。但他官位越高,人越谦恭,修身愈严,律己愈苛。正考父事迹在《国语》、《左传》、《史记》等史籍中均有记载,作为严以修身、恭俭从政、忠义传家的典范而被敬仰。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扫描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