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联观地名的来历,先要从联观堰说起。房县在历史上市农业大县灌溉农田少不了堰渠,在众多的堰渠中最有名的要算联观堰了,西河水在白露流入联观渠道后,堰渠环绕了大半个县城,灌溉了大片农田。泵水从城西南入城,曲折纵横,各街巷均有明渠流水。老百姓在渠水中淘米洗菜,非常方便,水中经常还可以看到游鱼泥鳅。水流如线,城形如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房陵旧十景之一的“银线串珠”。这条堰渠将白露和城关连接起来,人们就把联观堰渠所经区域叫做联关了。
联关和联观,一字之差中又有一个故事:
在联观最有名的就是戢家塝子。相传武则天篡位改周,薛刚不服,在房陵举旗造反,得到当地旺族名人戢天成的支持,武则天派名将张天佐率军进剿,声言要将戢姓一族斩尽杀绝。在危急关头,私塾先生戢良义临危不惧,组织族民欢迎官兵,张天佐诧异,问:此庄可叫戢家塝子,戢良义答此庄叫戢家塝子。先生略施小计保全了戢族上千名男女老幼。此后,干脆把戢念成了戢,这里就成了戢家塝子。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先生,就在此建有庙观,人们又逐渐把这里叫做“联观”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现在的联观2004年村改居兼会后建起了社区组织,有8个居民小组,拥有耕地694.3亩,社区总人口9780人,辖38个县直企事业单位。联观社区立足区位优势,引导农民发展蔬菜和经景林产业。
如今的联观80%的居民都住上了美观、舒适的小洋楼。一个“用电集体化、饮水卫生化、道路水泥化、环境园林化,村庄都市化得联观社区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如今的联观80%的居民都住上了美观、舒适的小洋楼。一个“用电集体化、饮水卫生化、道路水泥化、环境园林化,村庄都市化得联观社区展现在人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