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房县民政局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工作目标,不断完善医疗救助体系,着力构建“一站式”即时结算医疗救助服务平台,确保全县困难群众“病有所医”。 据统计,截止4月底全县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5万多人次,救助资金达550多万元。
创新思维,完善制度,着力构建城乡“八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该县制定下发了《房县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着力建立以“参保参合救助、日常门诊救助、医前救助、医中救助、医后救助、紧急救助、大病救助、关怀救助的城乡“八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坚持个人负担、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方针,统一城乡救助标准,取消救助门槛,打破病种限制,简化救助程序,实现及时救助。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城乡医疗救助 “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平台。县民政、财政、卫生、劳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房县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充分利用新农合和城镇医保信息管理系统,整合部门资源,逐步形成“制度衔接合理、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用、数据互联互通、结算支付同步、监管及时有效”的“三办合一”的住院医疗救助运行机制。构建起城乡医疗救助即时结算平台,困难群众在联网运行的医疗机构看病时不再需要先行垫付新农合补偿费用和医疗救助资金, 可以边住院、边治疗、边报销,边救助,实现“一站式”服务,从而结束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先缴费后看病、出院再报销,报销后才能得到救助的历史,救助对象从住院到出院最多只要预交不超过总医疗费的50%费用,大大减轻了困难群众看病的经济负担,实现花少量钱也能看大病的愿望,让那些没钱看病的困难群众真正吃了定心丸,也彻底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规范操作,加强监管,着力构建医疗救助保障体系。严格实行“户主申请——村(居)审查——乡镇审核——县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实行审查、审核、审批“三榜公示”,做到医疗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金额的公开、公正、公平。医疗救助资金实行总量控制,专户储存,专款专用,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医疗救助政策法规和办理程序,确保医疗救助“阳光化” 操作,为困难群众撑起医疗救助保障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