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名的来历,绝非哪个圣人贤者一时灵机使然。它既含有一地域的文化积淀,更有这地方的历史渊源,一县、一村,或一个地点莫不如此,房县亦然。那么房县有哪些地名呢,又都是因什么而得名,在这片土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历史故事和传说?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房县地名谈》栏目,向您介绍房县各地点的历史由来以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故事。
房县地处鄂西北,东临保康、谷城,西于竹山相连,北接郧县和十堰市,南接神龙架,总面积为5110平方公里,房县地处大巴山和武当山之间,这里峰峦重叠,地域辽阔素称“千里房县”。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两侧向中间倾斜,海拔在700米到1000米之间。
早在远古时期,这里是彭氏族聚集区,据有关史料记载,“唐尧一百年帝陟于陶,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佛克,遂封房为虞兵,是为房子国。”据此推理,在尧舜禹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那为什么当时的房县被称为“房子国”呢?
打开中国的地图可以看到房县四面都是巍巍群山,史书上记载这里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巩固高陵,如有房屋,这可能就是房县的早期得名的原因吧。
公元685年,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把儿子李显流放到房县,封为“庐陵王”。后来,武则天死后,李显回到长安称帝也就是唐中宗。宋朝时设立了保康郡隶属于京西南路。保康郡的治所就在现在的房县。元朝时,房县改称为房州,管辖现在的房县、竹山等地隶属于襄阳路。公元1435年,明朝把元朝时定名的“房州”改为房县隶属于襄阳府。明朝成化12年,即公元1476年,明朝把房县改为郧阳府管辖,这种模式历经明清两朝一直到解放。后来又几经改动,直到1994年,在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之后,房县才真正划为十堰市管辖。
岁月的长河静静的逝去,跨入新世纪的房县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工业主体突现,产业特色鲜明,社会和谐平安的目标,房县正在进行着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