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东城小学,你就会被这里古色古香,绿树成荫,书声琅琅,笑声满园的氛围所感染。这里有处处点缀的鲜花芳草、富有内涵的文化长廊、色彩斑斓的宣传展板和四处满溢的欢歌笑语,共同绘制了这所占地64亩校园的美妙风景。
东城小学始建于2010年,现有学生近3000人。在校长卢清泉的管理下,仅仅4个年头,学校已经跃为房县一流的小学。学校规模之大、品位之高居全十堰市小学之首。过去的四年里,卢清泉带领学校先后揽获“全国特色学校”、“省绿色校园”、“省书法实验学校”等50余项荣誉。他本人也获得了“十堰市第四届明星校长”。
他是如何做到的?“因为热爱。我热爱我的职业,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卢清泉说,“小县城的孩子比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缺少得天独厚的教育水平和资源,但是他们同样有如花朵般可爱的笑脸,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无限的潜力可以挖掘培养。我只希望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于是,2010年建校之初,他就高标准地制定了“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方针,提出“以人为本,德育为主,和谐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创优环境,寓教于乐
卢清泉希望把学校打造成园林式绿色校园,让学生们既能感受到美和快乐,也能向大自然学习。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校绿化面积2万多平方米,绿化率达50%。学校以“常绿、落叶结合,绿化、文化并重”的构想,布局了银杏园、红梅园、紫薇园、樱花园等景点,处处点缀鲜花绿草;围绕建筑建设绿化带,栽植香樟树、银杏、海棠、樱花等观赏花木3000余株,设置人工景点10余个。漫步校园,四季如春。绿化带围栏上,雕刻有各种应景古诗词等内容,让学生们在无意中增长知识。
学校对绿化带等实行分块承包管理,在教师的带领下,每个班级的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地、认领的树木、教室的花草进行精心养护,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增强责任心与环保意识。
春季花开,学校组织学生春游踏青;夏季麦香,秋季稻谷黄,动员学生观瞻收割;冬季下雪,教师陪伴学生有序玩雪……卢清泉希望,学生们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不忘自然的乐趣。
率先垂范,和谐育人
要成才,先成人。卢清泉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率先垂范,老师的表率作用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估量。因此,在教育中他提出:“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领导必须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率先做到。”
进校园要讲普通话、写字要规范字、言语要文明、容貌要得体,要佩戴校牌、严禁吸烟,要和学生一起做操、一同养护花草,对待学生要耐心热情,不将不良情绪带给学生……这些规定从建校之初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已经成为他和全校教职工们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同时,卢清泉要求,教师教学中必须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独立人格,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想法与情感,从学生的学习思路出发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与个性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成为能动、自主的学习主体,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学校建立了心灵驿站,通过组织活动、集体讲座、单个辅导、结对帮扶等形式,15位取得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的教师对全校留守儿童帮扶指导,使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得到关怀,健康成长。
开放多元,全面发展
在卢清泉的带领下,学校多方面尝试多元活动,注重特色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学校先后建设文化长廊、音乐大厅、棋道画廊、经典诗词等文化设施。并坚持每年4月开展“读书节”、6月开展“艺术节”、10月开展“体育节”、11月开展“科技节”活动,同时每周在学校进行一次不定时防震演练,每月组织师生观看一次爱国电影。另外,根据学生爱好,学校成立钢琴、古筝、书画、电脑、习作、英语、科技、国学诵读、书法等兴趣小组,每周开展两到三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这是学校的宗旨。”卢清泉说。在此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既用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又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文化氛围、协作意识进行内在约束,用环境熏陶和养成教育两条主线,抓好师生队伍建设,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从东城小学走走出去的孩子不会比别处差。”
通讯员:李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