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英
2014年,东城小学师生用耕耘不辍的脚步采撷教育阳光,再谱华美篇章,丈量着教育梦想的长度,写下了精彩的一页。
打造“东城名师”
一年来,东城小学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打造“东城名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2014年,组织全体教师800余人68次参加国家、省、市、县、校班主任培训、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观摩、新教材学习、国培等培训。培训后,教师们及时总结学习心得,并上传到学校网站,相关交流、共同进步。学校还与北京房山区良乡四小、十堰市东风61小学、茅箭区三堰小学、县尹吉甫等学校开展校际交流、研讨和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会议,除布置工作、认真学习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重要文件外,还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专题知识讲座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落实班队课、品德课、健康课的教育作用,加强对“三课”的指导和管理,每周班队课做到有主题、有内容。
2014年,是该校实施“青蓝工程”互进互助的第二年,涉及语、数、英、音、体等各学科共42对师徒,在学校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新热潮。师傅精心指导徒弟备课、说课或上公开课,并组织评议;徒弟在实践中练好基本功,积极参加公开课活动。师徒双方的教学结对活动,实现了互动、合作、共赢,展现了教学新面貌。
加强素质教育
该校以活动为载体,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特色之路。
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二年级珠心算比赛,三、四年级美文诵读,五年级手抄报、法律知识竞赛,六年级英语讲故事、风筝模型结构设计等竞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特长和能力发展。2014年,600余名学生在省、市、县各类竞赛活动中崭露头角。
推进艺体教学特色建设,关注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大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打造阳光校园。开展“科技节”、“读书节”、“英语节”、“体育节”、“七彩艺术节”、“六一儿童节”等一系列活动,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夯实了基础。
2014年9月,学校从师资力量、硬件条件、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成立了健美操、瑜伽、拉丁舞、篮球、乒乓球、书法、舞蹈、象棋、钢琴、扬琴葫芦丝、萨克斯、大合唱等等20余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30分钟的“第二课堂”的培训,训练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取得良好的效果。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3月初开始,以三、四、五年级为起点开展了“爱我房县,靓洁家园”活动。此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对街道进行亮化、美化、绿化。4月3日,700余名师生代表来凤凰山烈士公墓开展扫墓活动。师生们瞻仰革命先烈,敬献了鲜花。特殊的传统节日,大家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情感教育,心灵得到了洗礼,懂得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9月17日,在国庆、中秋即将来临之际,该校举办了“留守儿童庆中秋”主题班会,向学生们赠送了《少儿科技》等书籍;召开了“爱在中秋,情暖童心”联欢会,留守儿童与老师们欢聚一堂,共同品尝月饼、师生一起互动游戏,欢声笑语洒满校园。12月9日上午,东城小学全体师生为该县9岁花季少女、脑瘫患者何艳雪举行“爱心捐助”活动,捐款达2万多,以此方式来表达全体师生的一份爱心、一片真情。
凝聚发展合力
学校的亲和管理、宽松民主,增强了全体教师的幸福感和凝聚力。
10月16日,东城小学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了《房县东城小学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等10个制度和实施细则。学校工会组织充分反映教职工的心声,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维护和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好各种活动,以活动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活动团结全体教职工。
学校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行政例会、教职工会议,做到大事民主评议,财务管理透明、公开。在校门口醒目位置悬挂学校意见信箱,在心灵驿站设置“悄悄话信箱”、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成立“家长义工队”搭建家庭与学校的桥梁,从而让学校更好地实行民主办学。
对困难教职工摸底并建立台帐,积极筹措资金进行援助;教职工遇有婚丧产假,组织人员前去慰问;倡导“全面健身”理念,开展教职工广场舞、瑜伽、健美操比赛、趣味体育运动、迎新年篮球比赛;关注教职工身体健康,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免费体检;教师节庆祝会、元旦晚会等活动,更是让教师展才艺,悦心情。真挚的关怀使大家感受到“学校就是我的家”的温暖,使教师以更加积极的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学校管理和建设中。
2014年,该校承办了省“学指南、用指南”幼教专家巡回讲学等大型专题会议18次,市、县教研室各类教学研讨活动21次。被授予“第九届校园书信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省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学校”、“省廉政文化示范学校”等15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