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华:特色产业领军人-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吴学华:特色产业领军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2日

●记者 高书文 通讯员 张斌

十年时间,他以身作则,大胆尝试,带头学习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乡民富起来,让原本贫困的村庄一跃成为全镇最富村,成为全县食用菌产业专业村。他就是峪坪河村党支部书记吴学华。

穷而思变 外出考察学技术
   青峰镇峪坪河村从2005年发展袋料食用菌产业至今已有十个年头,目前全村近70%的农户从事该产业。许多农户家里翻盖了新房,购置了轿车。但是十年前吴学华刚上任村书记时,该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2005年前,峪坪河村菇农一直靠生产、贩卖传统的椴木木耳和香菇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然而看似“支柱产业”的传统产业,因其消耗资源量大,生产成本高,带来的收益一直很低,致使不少农户逐渐减少生产规模,甚至放弃该产业,转而外出打工。
   看到这种情景,吴学华开始探索村上发展产业的思路,决心改变这一现状。经多方打听,他了解到湖北随州和河南西峡袋料香菇产业发展的非常好,便自筹费用带领村里35位精明能干的人员前往学习、考察。
   “学习、考察开阔了视野,让我深刻认识到转换生产模式迫在眉睫。”回到村里,吴学华便立即动员农户发展袋料食用菌。但万事开头难,每个新生事物都需一个漫长的接受和适应过程。无论吴学华怎么宣传动员,没有一户愿意尝试。“农户没见效益,袋料菇所需技术性又比较强,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没人愿意冒险。”吴学华回忆道。
  
  先试先行 致富带动村里人
   “要想说服大家,总得有人先试先行。”于是,吴学华就先自掏腰包,以赊账的方式带领其他3名干部挑起了带头尝试的重担。
   备柴、粉木屑、装袋、灭菌、接种、上棚、采摘、烘干,全程工序繁多,又是刚接触的产业,每人仅做了3000多袋。由于技术尚有欠缺,最后成功率在80%左右。不过这对吴学华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局。通过采摘和销售,每袋食用菌纯利达到4到5元,是原来传统种植的4到5倍。
   效益是硬道理,村民这才从心眼里接受该产业。吴学华先后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极大地增强了农户发展袋料食用菌的积极性,甚至带动周边三四个村的农户加入。袋料食用菌发展队伍从2006年的24户,增长至2009年的120多户,截至今年,已发展至200多户,食用菌总量达200万袋以上,可创收1800多万元。
   今年7月,村里成立了天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吴学华任理事长。合作社统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与外地商家联系合作,最大限度地帮入社农户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入社农户的食用菌不愁销路,目前已不需做任何思想工作,农户自已成了技术员,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高楼,购买了小车,有了存款。户均收入由原来的2000多元,逐步增加到2万多元不等。

紧抓机遇 打造专业示范村
   吴学华的努力得到政府和群众的双重肯定。今年9月,他被十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为为首批“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领军人才”。而由于帮农致富,从2004至今,吴学华已被村民推选连任四届村支书。峪坪河村的发展模式被其他县区参观学习,并先后2次接受央视7套的采访。
    “食用菌被房县列为八大产业之一,我们将趁此机遇,不断壮大食用菌生产规模,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建设标准化园区,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真正将食用菌产业发生成为富农强村的支柱产业。”吴学华说,下一步,他将继续努力,争取3至5年内将全村食用菌规模扩大至300万袋,把峪坪河村打造成食用菌产业的专业示范村。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