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飘》三海村:支部引领下的黄酒特色小镇
三海村:支部引领下的黄酒特色小镇
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刘晶晶 通讯员吴学焱 报道:三海村位于房县城关镇南部,209国道贯穿全境,是道教基地武当山和原始森林神农架旅游胜地的必经之路。进入村庄,路边黄酒招牌林立,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酒壶、酒坛,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沿线居民家家户户都会做黄酒。近年来,三海村党支部通过引导村民发展黄酒产业,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步伐。
记者来到三海村时,正好遇到村里的酿酒大户谭学云在做今年的新酒。“这在拌酶,搁到盒子里拌酶容易发酵,”三海村酿酒大户谭学云说。
在三海村像谭学云这样自做黄酒的商户有很多,一开始村里制作黄酒多以小作坊、散户为主,按照相关政策,小作坊生产的“房县黄酒”只能在当地销售,或者委托亲戚朋友代售,不能进商超,发展受限。2018年,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决定因地制宜,带头发展黄酒产业。
三海村党支部书记代凡介绍,结合三海村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创造了党建产业品牌,利用村里户户会做黄酒的优势,发展了一批黄酒作坊。截止到现在,全村的黄酒作坊共有50家,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到50万元。
为了做大黄酒产业,带领村民致富,村党支部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成立了房县山海宴黄酒服务专业合作社,吸纳村里黄酒作坊入社,以合作社的方式扩大黄酒生产规模。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黄酒产业日益壮大,如何确保长远发展,实现村强民富的目标。村“两委”经过反复讨论,通过法定程序实现“双向进入”,完善合作社章程,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其他村“两委”成员兼任理事会成员,并由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监事会。
三海村党支部书记代凡说:“三海村的产业发展模是‘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做法,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公司,带领农户加入,发展黄酒产业,老百姓平均每户增收2万元以上。”
酿酒大户谭学云告诉记者她在2017年开始卖酒,靠门上过来的人卖黄酒,现在加入了山海宴黄酒合作社,不仅酒卖得很好,而且还发酒缸、铝合金盒子、铝合金案板,这些器备规定了做黄酒的标准,并且有专门的检查小组专门检查质量问题。
2023年,三海村党支部领头继续成立了房县酒神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酒神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将黄酒推入更宽广的销售平台。
房县城关镇干部吴学焱说:“房县酒神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县政府与相关科研院校及企业签订共建的特色产业研究院、研究中心,在县黄酒产业发展中心的支持下,通过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活动,定期入户与28家黄酒作坊对接帮扶、调研,提供技术和理论帮助,开展黄酒产业座谈会,解决黄酒生产中的各种难题,推动黄酒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房县酒神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标准化黄酒作坊35家,带动400多户农户从事黄酒生产销售,培育种养1500亩糯稻基地,辐射带动房县5个村,年产黄酒5千吨、销售额达1.2亿元,线上销售7000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从前的“低小散乱”逐步规范化生产。黄酒销量起来了,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
三海村村民赵美月前几天刚搬进新家,一看到记者,她激动地打开了话匣子,“之前我老公都是一年四季都在外边务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今年新房子也建好了,顾客需求量越来越大,就让他回来帮我做酒,有时候一天要做几百斤,甚至一千多斤,这样以后也能天天在一起了。”
三海村四面环山、山清水秀,村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曾多次被评为国家和省级文明村、十堰市文明村。2022年,三海村被评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大力发展黄酒产业的同时,三海村依托山水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三海村实施民居改造。
三海村党支部书记代凡说:“从去年开始,村上进行民居改造、政策+资金双扶持,村民采取自愿的方式进行改造,形成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同治理氛围,推进村容村貌换新颜。”
村党支部以党员大会和户院会的形式深入贯彻“共同缔造”理念,走好“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融合”发展路线,坚持围绕“产业创新、度假体验、宜居生活”多元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理念。
“接下来,三海村继续发挥村党支部领头作用,发动党员干部积极投身项目建设,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增效;其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为社员和群众服务,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三海村党支部书记代凡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