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雷天明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戢倩 报道:雷天明,这是每个房县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生在房县,他的生与死都与房县人民连在一起,他是房县人民的好儿子。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雷天明同广大爱国青年学生一起,积极投入到了抗日救亡运动,坚定的寻求救国之路。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房县领导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春,再次回房县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抗日工作和秘密建党活动,除了在西关小学任教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在民教馆开办了“成人补习班”,辅导青年人学文化、学唱歌。同时,雷天明对进步青年格外关心,经常组织他们阅读革命书刊,讲述革命道理,在他的启发教育下,广大房县青年开始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一切被压迫的人民才能最终得到解放,从而不少有志青年自觉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虽然年轻,却义无反顾,为了心中的理想,洒热血写春秋,把中华民族对独立和民主的向往扛在肩上。
1946年8月,雷天明被任命为房县县委书记、县长,带领部队在房县西南地区开展斗争,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他所带领的部队也面临着极端的困境,面对敌人疯狂的清剿和经济封锁,他率领队员风餐露宿,挨饿受冻,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同敌人作战。秦口一战,全歼敌人一个正规连,使敌人大为震惊。他们一方面增调部队,加强“围剿”,一方面在全县到处张贴巨幅标语和告示,悬赏捉拿雷天明。
1947年元月下旬,部队向兴山转移,途中,雷天明腿上长疮,无法正常行走,为了不拖累队伍保留革命力量,他主动要求留下。在白雪茫茫的山野里,忍着疮痛,手拄树杈,艰难前行,最终,不幸被俘。1947年2月23日,敌人将雷天明押送房县县城,由于害怕他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途中秘密将其杀害,年仅31岁的雷天明,倒在了自己生长热爱的这片土地,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这壮丽的山河。
就这样,优秀教师、爱国青年、革命先烈雷天明先生,用自己31岁的年轻生命,播洒了斗争的种子,留下了红色传承的烙印,一九八四年九月一日,中共房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原西关小学命名为“天明小学”,天明小学始终继承雷天明先生的遗志,发扬“艰苦卓绝”的精神,陪伴一代又一代少年成长。而天明先生的事迹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
如今的房县,海晏河清,盛世太平,站在雷天明纪念馆窗边,我们可以看到天明小学的学生们在操场上挥汗奔跑的身影,我们可以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朝气蓬勃。
作为一个房县人,我骄傲,我的家乡传承着忠孝礼义,传唱着千年诗经。
作为一个房县人,我自豪,我的家乡浸润着光荣革命传统、浸染着革命志士热血。
如今的房县,山清水秀、人文和谐。
如今的房县,宜居宜业、民风淳朴。
从1921年建党时的举步维艰,到今日今时的富强文明,无数中国共产党用热血和生命,用苦干和实干换来了富强的新中国,拼搏出强起来的新时代。100年的奋斗和努力,在今天放射出灿烂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我们敬爱的中国共产党!先辈们的献血没有白流,盛世已在前赴后继的中华儿女手中开创,我辈自当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自强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