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飘】“六员”书记邹红

2021年06月29日 浏览量: 评论() 来源: 作者:

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 许波 报道: “ 要想扶真贫,真扶贫,工作队必须要当好“六大员”,即:当好扶贫政策的宣讲员、产业发展的参谋员、结对帮扶的联络员、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员、信访维稳的协调员、痕迹管理的档案员。” 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化龙堰镇汪家河村第一书记邹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眼下进入汛期雨季,化龙堰镇汪家河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一个月来,邹红一直坚守在抗灾自救的第一线。这几天,逐户组织村民们开展内涝除险成了邹红最为上心的事儿。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邹红忙碌的身影。这是八年来汪家河村村民对邹红的一致评价。2012年,邹红被抽调到化龙堰镇汪家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到任的第一天,邹红就被眼前的贫困和落后所震撼。

化龙堰镇汪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朱全胜说:“我们汪家河村是一个出名的穷村,空壳村,基础设施条件差,也没有产业,各方面条件都落后。”

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化龙堰镇汪家河村第一书记邹红:“面对汪家河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从驻村第一天起,就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决心要抢抓政策机遇, 想千方设百计改变汪家河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改变贫困,立于言,践于行!在产业发展上,邹红通过走访调研并精准施策,制定了“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和“党支部加合作社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发展规划并逐年付诸实施。八年来,汪家河村在他的带领下引进市场主体3家,发展虎杖1500亩、葛根200亩、茶叶300亩,村民们在收获租金、薪金、股金的同时,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

化龙堰镇汪家河村贫困户汪永福:“原来我们汪家河村穷的叮当响,经济也落后的很,交通也不方便,就靠种点庄稼,种庄稼还要靠年成,雨水好多收一点,雨水少不够吃。工作队来了之后,号召让我们好好的搞,大家都奋斗,往好的奋斗,种药材,不管各行各业都可以搞。我们种点药材,养点鸡,种点木耳香菌,就可以生活,还能脱贫,基本上我们汪家河差不多都脱贫了。”

在当好产业发展参谋员的同时,邹红还尽力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员。从入村的第一天起,邹红就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位,在他的指导下,汪家河村从村支两委入手,配强配齐两委班子,发展优秀青年预备党员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2名,有效解决了村里“精准脱贫有人干事”问题。

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化龙堰镇汪家河村第一书记 邹红 :“在党建方面,我们牢固树立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这样一个思路,仅仅围绕了“四弱三高”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当好我们村级班子建设的伯乐,协助培养发现后备干部,第二个方面帮助逐步提升我们村级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懂发展、善管理的这样一支干部队伍。”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邹红竭尽全力为干部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汪家河村牵线搭桥,当好联络员,在争取项目、提供信息、搞好培训上积极寻求县直职能部门的支持;在扶贫档案的痕迹管理上,邹红所驻的汪家河村480户档案无一纰漏,多次受到省市县级精准扶贫督导组的好评;在处理村民上访、化解矛盾工作上,邹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好扶贫政策的宣讲员和信访维稳的协调员。

化龙堰镇汪家河村党支部书记 朱全胜 :“ 我们周局长化解矛盾是一把好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全村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在惠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邹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汪家河村新修公路8.5公里,新修河堤500米,渠道6000米,改建漫水桥5座,建成通讯基站8座,建成党群服务中心400平方米,治理土地300多亩。八年来,不仅汪家河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老百姓干事创业的信心和脱贫攻坚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化龙堰镇汪家河村村民 沈艳梅:“我们这几年村上变化是挺大,土路变成水泥路,然后以前的老土胚房变成了的楼房,还有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路灯。现在我们这儿的产业有虎杖、油葵,葛根,茶叶,这以后我们在这里本村就可以挣钱。”

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化龙堰镇汪家河村第一书记 邹红:“下一步我们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做好我们脱贫空间的后半篇文章。一是进一步坚定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围绕提高村级综合治理能力,优化服务水平,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二是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扩大我们产业基地的规模,引进市场总体,提升我们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三是进一步完善我们基础设施,提升我们汪家河的颜值,这样一来,打造一个美丽、休闲、和谐、幸福的新农村。”

记者手记:“走进汪家河,心里揪一坨,放眼土坯房,巴掌大道场,外墙开大缝,走进黑锅洞。”这是八年前当地传唱的一首民谣,也是汪家河村的真实写照。如今的汪家河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倾情帮扶下,产业百花齐放,百姓安居乐业,展现在世人眼前是“一路采茶观花、沟中避暑度夏、园中摘果居家、遨游天然氧吧”的世外桃源美丽景象。如果我们多一份绣花功夫,多一份家园情怀,驻村工作必将功勋满满、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