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飘】房县:突出组织引领 打造产业发展引擎
房县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把群众固化在产业链上,打造全面过硬的基层组织让党旗在产业发展一线高高飘扬
坚持夯实村级组织堡垒。整合资金9943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183个,村村建成“多务合一”的党群服务中心。持续优化村党组织队伍,调整不胜任、不尽职村党组织书记19名,储备村级助理、后备干部1069名,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7个,强化提升中间村142个。及时充实基层工作力量,累计选派712名县直机关干部到乡村锻炼,选派665名乡镇干部联村驻村帮扶,选派281名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累计协调项目290个,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资金2300万元。
坚持建强产业党组织。按照“领域建党委、产业建总支(支部)、经营主体建支部(党小组)”的思路,分行业、分领域、分地域组建产业综合党委,在综合党委领导下分产业组建党总支(党支部),在新型经营主体及产业链各环节上组建党支部(党小组),并按产业和行业归口到相应的产业党总支(党支部)或行业领域党委管理,切实把党组织动员群众、集聚人才、整合资源等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目前全县围绕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黄酒等主导产业成立产业党委9个,依托合作社、产业协会、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成立产业党支部77个。
坚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方式,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发展特色种养,吸纳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探索推广了龙坪村食用菌产业“园区+”、土城村黄酒产业“大证管小证、一证管多坊”统分经营、上龛乡蜜蜂产业“直通车”、三溪沟村中药材产业“租金+薪金+股金”、项家河村“四包”养羊、三岔村茶叶产业“租包结合”、九方魔芋“投种还种”、卧牛观村产业扶贫“双带”等八大产业扶贫模式,带动3.85万户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产业带贫率达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