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泰油坊党支部团结工人继续斗争
提要
一九三O年,中共满洲省委经过认真研究,选派拥有丰富斗争经验的省委委员王永庆到大连开展革命工作。王永庆根据大连的实际情况,深入到饱受殖民剥削压迫的大连油坊业工人当中传播革命思想,迅速建立起党的基层组织,成立了三泰油坊党支部,领导工人展开斗争,重新燃起大连地区反帝爱国反剥削的斗争之火。
“油坊之都”饱蘸工人血泪
大连博物馆的“近代大连”展厅,展出许多与豆饼有关的老照片,策展人员根据老照片制作了一组工人劳作的群雕。走在前面的是一个青壮年,他的肩上扛着小山一样摞在一起的豆饼,艰难前行。虽然年轻力壮,肩上的重量仍让他面部扭曲,苦不堪言,这个雕塑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处在社会底层的大连油坊行业工人的生活状况。
大连在清末便有榨油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连油坊业进入“黄金时代”。东北地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傅立鱼曾经编著有《大连要览》,他当时认为:“中国工业,以油房为大宗……然油房为大连最重要之商业,近年得利甚巨,油房总数57,中国人占有50之多……”
日本殖民当局留下的《满洲油坊现势》中的统计数字显示,东北油坊有472家,大连最多时为86家。每年运往欧洲各国的油制品55%以上从大连港输出,其中豆制品高达65万吨左右,豆油达10万吨左右,从大连港掠往日本的豆制品平均每年增长9.05%。这也是人们一度把大连称为“油坊之都”的原因所在。
在日本侵略者压制下,华商油坊逐渐减少,原来中日合资经营的“三泰油坊”中的两个我国民族资本商号也被挤了出去,日本三井物产独自掌握了这个大连最大的油坊。
中共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部部长温明成说:“与大连地区我国民族油坊业衰落相伴的,是日本殖民统治的变本加厉和对中国工人剥削的不断加深。”
榨油业具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冬天是淡季,大批工人被工厂解雇流落街头,他们生活无着甚至冻饿而死。春天是生产的旺季,日本资本家又强迫工人加班加点,不分白天黑夜,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里每天工作12小时至14小时,每月工钱仅有10元左右。
面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大连油业工人多次采取怠工、罢工等方式进行反抗,但是由于缺乏组织和领导,1930年以前,大连油坊工人的罢工斗争都以失败告终。
王鹤寿报告:选派得力同志来负责
到1930年,年轻的大连地方党组织已经遭受了两次严重破坏。
1930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派团省委书记王鹤寿到大连巡视工作,在他写给中共满洲省委的书面报告中说:“大连四五年以前的工作是最有基础、工作最活跃最发展的地方,差不多大连所有的各种产业工人都在‘工学会’组织和影响之下。但是,后来经过日本帝国主义有计划地检举破坏,大连工作却陷于完全塌台的现象。同志工人被捕的被捕……”他在报告中指出:“党与团如果不设法派得力同志去负责和督促各同志的工作,目前大连的组织便不能担任重要的大连工作。”
根据王鹤寿的报告,1930年5月末,中共满洲省委委派省委委员王永庆到大连担任中共大连特支(不久改为市委)书记。
王永庆,曾用名王占元,1883年生于山东省潍县茂子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党派共产党员庄龙甲、王全斌到潍县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王永庆受到教育,知晓了革命的道理,迅速成长为反帝反封建的坚定分子。1926年春,王全斌介绍王永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王永庆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他年龄较大,处世老练,办事公道,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他组织和领导了茂子庄农民协会,开办了农家夜校。贴标语、撒传单、打土豪、斗恶霸,他一马当先,从不畏惧。潍南的农民运动,在他和庄龙甲、王全斌等人的领导下,搞得轰轰烈烈,迅猛异常。
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王永庆挺身而出,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协助中共潍县县委重建地方革命武装,1928年担任了赤卫队队长。
此后,他被组织调往济南,担任山东省委交通工作,多次机警、迅速地传递重要情报,使得党组织免遭敌人的破坏。在山东省委的领导下,他还参与一次重要除奸行动,机智勇敢地摸清了叛徒王复元的住址和活动轨迹,让这个出卖组织和同志的无耻叛徒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然而,由于叛徒出卖,王永庆与几位同志一起被捕。敌人一心想从他身上搞出点名堂,先是收买拉拢,后是严刑逼供。王永庆身上鞭痕道道,棒伤累累。但他受尽酷刑不弯腰,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此后,他参加了越狱行动,成功脱离敌手。但是敌人四处悬赏通缉,他无法在山东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于1929年10月经青岛来到东北,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后,王永庆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并曾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
团结起来,增强斗争力量
温明成说:“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革命道路告诉后人,当时王永庆来大连,选择的斗争策略是正确的。”
1930年,王永庆来到大连。他冷静地分析了大连的政治形势,认为大连是日本帝国主义严密控制的殖民地,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统治体系。因此,党在大连的工作方针,不应是发动公开的进攻,而应是隐蔽地搞好宣传鼓动,提高工人群众觉悟,秘密发展革命组织,壮大党的力量。在这一指导方针下,可适当地搞一些小型的经济斗争,以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增强工人团结斗争的信心,扩大党的影响。
王永庆利用三泰油坊工人多是山东潍县人的方便条件,首先在三泰油坊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他白天研究敌人动向,分析形势,确定斗争任务。晚上便深入到老乡家或工人中,通过谈心,唠家常,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讲述共产党的主张及领导劳苦大众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提高阶级觉悟。当发动群众工作有了一定基础时,就着手帮助油坊工人建立“大连油坊工会”,以工会名义开展合法的经济斗争,抵制厂方的压迫和剥削,保护工人利益。在这些活动中,他积极培养和考察积极分子,条件成熟时发展党员。他最先向积极分子王运聪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介绍他参加了共产党。随后又陆续发展王新贵、张宝珠、王长来、韩树举、郭恩普等人入党,建立了三泰油坊党支部。后来又扩展到三菱油坊,在三菱油坊也建立了工会和党支部。
1931年4月初,三泰油坊的厂主广濑无故殴打中国工人夏积文,引起工人强烈愤怒,党支部书记王新贵借机发动工人罢工,选出代表向厂主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工人代表当时态度坚决:“不给涨工钱,我们一个也不留!”当时正是榨油旺季,厂主害怕工人罢工影响经济效益,只好答应工人每月工资从9.5元涨到13.5元。
三泰油坊是大连最大的榨油工厂,这个厂有400多名工人,罢工的胜利给大连其他油坊的工人以极大鼓舞。4月上旬,规模仅次于三泰油坊的三菱油坊工人向资方提出,工资太低难以维持生活,要求增薪。三菱油坊分为南北二厂,在三菱油坊党支部领导下,南厂工人首先罢工。北厂厂主见状采取剜肉补疮的办法,将每班裁掉一人,把裁减工人的工资分给其他工人。为了维护工人整体利益,三菱油坊党支部将工人团结起来,在南北厂举行了同盟罢工,迫使日本资本家答应了工人提出的条件。
日清油坊的日本资本家见到三泰、三菱油坊工人罢工获得胜利,生怕本厂工人也举行罢工,自动宣布给工人增加了工资。
大连油坊工人的罢工斗争,正值革命低潮时期,罢工斗争的胜利给日本资本家有力的一击,工人群众在斗争中获得了直接的经济利益,更加坚信组织起来的强大力量。(孔 晶 本报记者 郭 平)